找到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出现的地名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哈士蟆
2023-08-17
哈士蟆:辽宁境内的山地,特别是辽东林区中分布着一种极有名而又相当珍贵的蛙类,这种学名叫中国林蛙的两栖纲动物,在这里被叫作哈士蟆。哈士蟆一词乃是数百年前的满语,沿袭传用至今。蛤士蟆肉质细嫩,味美鲜香,可烹制成绝美的佳肴,为我国古代有名的八珍之一。哈士蟆形如青蛙,
康乐馓子
2023-07-27
康乐馓子:在欢度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油炸馓子要有娴熟的技巧,和面前先熬一锅放有一定比例量的花椒、红糖、蜂蜜的开水,冷却后再将面粉和成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压,使面团又软又劲富有弹性。然后切成小块,再磋成筷子粗
梅州腌面
2023-07-21
梅州腌面:梅州特有的著名小吃,选取手工制作的精大面条,用开水煮熟后捞起将碗,加拌猪油、炸香的蒜仁及葱粒,再配少许鱼露,即成一碗香喷喷的腌面。另加一份猪肉、猪肝、猪粉肠、枸札叶煮成的三及第汤,汤中又添加少许酒曲,可谓风味万千。一面一汤,为客家人的传统经典早餐,也
爆炒苦笋
2023-12-11
在当地,家常做法就是土猪肉炒苦笋,取农家土猪的上好花腩肉,在豆豉、蒜蓉中爆香,再加入竹笋一起焖煮。土猪肉质香浓郁,经过长时间的焖煮,借竹笋吸收了它的油腻,保留了肉的甘香,口感嫩滑、入口即化,而竹笋的植物纤
信都红糟辣椒
2023-11-19
信都红糟辣椒:信都人对红糟辣椒怀有独特的感情。红糟辣椒因其色泽圆润、醇香酸辣而区别于普通的酸制辣椒。它酸而不呛,辛辣爽口,具有驱寒开胃等良效。信都红糟辣椒的腌制,关键工艺在于红酒糟的发酵制作。取甜酒饼与优质糯米按1:300的比例下料,加入适量红果汁,置于坛中,
水库鱼头
2023-11-18
水库鱼头:镇龙以水库鱼扬名还得拜镇内的金坑水库所赐,水库里丰富的水产资源吸引了一众尝鲜食客慕名而来。在水库旁最老牌的食肆田基美食,老板巧妙地引来了水库水在塘中放养各式鱼类多达十数种,有鲶鱼、生鱼、桂鱼、官鱼、边鱼等,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重达20斤的大头鱼。而且店
薄饼
2023-09-02
薄饼:温州人有端午吃薄饼的风俗。制薄饼有一定难度,首先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搅匀后,抓在手中挂而不掉,将面糊往铁煎盘中的轻拖一圈,便烙出一张直径约21厘米、薄如绢帛的面片来。置面片于平盘上,放进肉丝、香菇丝、绿豆牙、蛋丝、鳝丝和韭菜炒成的馅子,卷成圆柱状,蘸
清炖熬花鱼
2023-08-20
清炖熬花鱼:清炖熬花鱼,先将熬花鱼收拾干净,再放入鸡汤中,加上辅助调料一起在火上煮熟,最后放古月面与醋调成酸辣口味而食。成菜颜色白、汤味鲜、肉嫩味美。熬花鱼的鱼鲜与鸡汤的肉香融合,香醇浓郁,纯白的汤头让人食欲大增配上鲜嫩的鱼肉,确是一道味道极佳的东北名菜。
巴盟酿皮
2023-06-16
巴盟酿皮:巴盟酿皮用小麦面加工的大众食品。在小麦面中掺和适量碱面(最好用土法制造的称为蓬灰的碱),用温水调成硬性面团;几经揉搓,等面团揉匀光滑,再放进盆中用凉水连续揉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洗成蜂窝状的软胶状时为止。这胶状体蒸熟后就称为面筋。洗出的淀粉水待沉淀后
古蔺肝苏
2023-12-03
古蔺肝苏:古蔺肝苏产品中的肝苏颗粒,曾获四川省卫生厅优秀科技成果金奖;1997年该品种被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1988年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2001年被列入国家计委中药高薪技术产业化重点示范工程项目;1998年底经国家药品监督管
绵竹大曲
2023-12-02
绵竹大曲:绵竹大曲为剑南春酒的前身,早在1922年就获得四川劝业会一等奖,1928年获四川国货展览会奖状及奖章。1963年至1988年多次被评为中国商业部优质产品,荣获中商部银爵奖、金爵奖。1991年被评为四川省名酒;1999年获第四届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绵
野生藤茶
2023-10-28
野生藤茶:藤茶,又名山甜茶、龙须茶,其味甘淡性凉,具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和保肝等功效,与《食物成分表》中茶叶类相比,其营养成分较齐全,优于一般茶叶,尤其是黄铜类化合物和硒的含量远高于绿茶和花茶。
代县绿豆
2023-08-11
含蛋白质22.3%、脂肪1.1%、碳水化合物56%、矿物质4%、维生素1.6%、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以及含铁量在粮食中居首位。绿豆可制成各种面食点心如团粉、粉丝、凉粉、粉皮等。绿豆的药用价值也很
楼兰古堡赤霞珠葡萄酒
2023-08-01
楼兰古堡赤霞珠葡萄酒:吐鲁番市,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又称火洲,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快,干旱缺水,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年均温度11.3~14.4℃,最低月均温11.2℃,最高月均
土家背篓
2023-07-19
土家背篓:土家背篓为龙山县土家民族竹制手工艺,其编制精巧,造型美观而享誉省内外,并最具民族特色,上下沿口和中腰缀以黑、红、绿彩篾、上大下小,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尤以小背篓最为出名,已成为走俏的旅游纪念品、年销量在10万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