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郭氏家庙——红四军前委机关驻地和朱德召开群众大会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红四军二十八团团部旧址
红四军二十八团团部旧址
2023-08-13
红四军二十八团团部旧址位于井冈山市,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南委机关旧址
中共南委机关旧址
2023-04-10
中共南委机关旧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南委机关旧址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南委机关旧址,中共南委机关旧址简介,中共南委机关旧址梅州市大埔县中共南委机关旧址
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
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
2023-04-05
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东街11号,年代为1930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军部旧址(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晚期宋贞年间(11021106),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县令张琯倡议重建,历三年始成
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旧址
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旧址
2023-04-05
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旧址位于寻乌县城西南的马蹄岗,始建于1917年,原为耶稣教教堂。1930年5月,毛泽东在进行寻乌调查的同时,在教堂大厅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大队(排)以上干部会议
贯巢红一方面军前委旧址
贯巢红一方面军前委旧址
2023-08-10
贯巢红一方面军前委旧址位(含徐家上屋、徐家老屋、徐家新屋)于南丰县市山镇贯巢村,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贯巢红一方面军前委旧址,贯巢红一方面军前委旧址简介,贯巢红一方面军前委旧址抚州市南丰县贯巢红一方面军前委旧址旅游指南
红四军会议旧址协和店
红四军会议旧址协和店
2023-08-05
红四军会议旧址协和店位于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原为客店,建于清末,坐西向东,二层木结构,占地220平方米,与七字形老街连为一体。1929年3月12日,红四军首次入闽到达四都,当晚,毛泽东住于此,并在此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团以上干部会议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2023-11-07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位于滨江西路230号,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2年5月1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在广州市内的广东机器总礼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第十六军一四零团驻地旧址
第十六军一四零团驻地旧址
2023-06-18
第十六军一四零团驻地旧址位于曲江县犁市镇西侧的武江东岸。原是犁市街李达材的当铺。为青砖砌筑,墙厚0.5米。内分住房、油铺、仓库、门市晒坪,总面积1800平方米。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一个团400多人,根据中央广东省委的指示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
2023-04-04
闽中游击队驻地旧址苦竹寺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头垅自然村。1936年12月26日,陈国柱在其乡下垞村发动农民,并在苦竹寺成立农民协会,开展抗税、抗捐斗争
湘鄂西特委机关旧址
湘鄂西特委机关旧址
2023-06-07
中共湘鄂西特委旧址位于荆州市监利县容镇镇民主路239号。1930年9月下旬,鄂西特委红2军团前委在监利县城北正街方松泰商号处(现容城镇民主路239号)举行联席会议。由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湘鄂西特委
红四军军部与红二团总部旧址
红四军军部与红二团总部旧址
2023-06-07
红四军军部与红二团总部旧址位于松滋市刘场镇柳林河社区。占地面积206.7平方米,建筑面积284平方米。1928年~1930年,贺龙率领红四军、红二军团转战湘鄂边,多次驻扎于该处
晋西北三专署机关旧址
晋西北三专署机关旧址
2023-05-12
晋西北三专署机关旧址,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湾乡水峪村历史遗址。
冀鲁豫军区旧址暨朱德旧居
冀鲁豫军区旧址朱德旧居
2023-10-31
冀鲁豫军区旧址朱德旧居位于柿子园乡杨行村。杨行村(原观城县十王村)位于柿子园乡西南部,就是在这片平凡的土地上,留下来朱德总司令、潘复生书记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
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
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
2023-07-20
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位于南北湖风景区南北湖村南木山顶,年代为1944年,类别为近现代史迹。2000年5月22日,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简介,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嘉兴市海盐县新四军海北
边区群众报旧址
边区群众旧址
2023-10-02
边区群众报社旧址位于延安城东清凉山上,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通俗周报。开始由延安大众读物社主编。1942年2月18日大众读物社结束,《边区群众报》社成立,谢觉哉任社长。该报四开四版,初办时为油印或石印,后改为铅印,由毛泽东亲自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