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醴陵窑 相关景点共 1003
渌江桥
渌江桥
2023-06-10
1924年经醴陵富绅陈盛芳倡议建石拱桥。1925年竣工,全桥用麻石建成,康有为桥题写渌江桥三字,傅熊湘撰写渌江桥碑文,刻嵌于下首桥侧
冷水包公庙
冷水包公庙
2023-06-10
老百姓历来崇敬清官,民国时,醴陵县境有9处包公庙。冷水包公庙是市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现存包公庙,位于栗山坝镇冷水村,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清朝曾多次维修。1928年,主殿部分损毁。1985年,当地群众集资,按原貌修复。庙座北朝南
耿传公祠
耿传公祠
2023-04-09
故居位于耿传公祠,系耿氏醴陵一脉的宗祠,始建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左右厢房组成,长71.4米,宽33米,共有三进八十一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6平方米
丁蜀镇建新村
丁蜀镇建新村
2023-05-19
戴家,又名青年。位于丁蜀镇建新村兴隆自然村(金家湾)。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戴家址为南北向(南偏西10°),创烧于清末,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停烧。产品以罐等日用陶为主。现存址东面为厂房,南面、西面为民居
刘家弄古作坊群
刘家弄古作坊群
2023-04-05
刘家弄古作坊群(含刘家下弄61号、63号古作坊,太平桥14号古作坊,砖坊墙,砖坡道2条)刘家弄作坊群,属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该作坊群多建在数米高的业堆积之上,地处明、清、民国时期的槎集中区
庙儿坪遗址
庙儿坪遗址
2023-10-08
是一处马家文化马家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1986年调查。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灰坑、址、白灰面居址和墓葬
林家遗址
林家遗址
2023-10-07
文化内涵以马家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类型的代表性遗址
太阳山景区
太阳山景区
2023-06-10
脚踏湘赣两省,腹含攸县、茶陵、江西莲花三县,远可观醴陵、衡东、安仁等县,东傍井冈山,西顾祝融峰,北望岳麓山,南指炎帝陵。海拔1248米,气势雄伟,壁立千仞,水绕百里,奇花异草数不胜数,珍禽猛兽触目可见
窑上明代青花瓷窑址
窑上明代青花瓷窑址
2023-08-10
窑上青花瓷窑址,位于乐平市东南4公里接渡镇窑上、下和华家村。乐平县志记载为明代嘉靖青花瓷窑,民间传说当时有18座大,1962年调查时尚存5座包。1982年复查时仅在窑上村见到2座
罗家尕塬遗址
罗家尕塬遗址
2023-04-19
是一处马家文化马家、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6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暴露有灰坑、房址、址和墓葬
角山板栗山遗址
角山板栗山遗址
2023-08-10
时代:商角山板栗山遗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是商代中早至晚期的址,距今约35003100年。经过考古工作者钻探勘测,角山场的面积超过七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夏商时期全国最大的
徐家坪-岳家坪遗址
徐家坪-岳家坪遗址
2023-10-07
是一处马家文化马家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断面暴露有白灰面居址。采集有马家文化马家类型遗存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平行带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
晋家坪遗址
晋家坪遗址
2023-10-07
是一处马家文化马家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陶窑等。采集有马家文化马家类型遗存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宽带纹、曲线纹、同心圆纹、弧线三角纹
南风古灶、高灶陶窑
南风古灶、高灶陶窑
2023-02-23
南风灶址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向正南,故称。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
大唐.唐钧博物馆
大唐.唐钧博物馆
2023-03-03
唐代苌庄是唐钧的发源地。经考古专家秦大树、徐华峰考证,苌庄遗址群是禹州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唐代瓷群。唐钧博物馆依托苌庄瓷群历史优势,积极挖掘唐钧文化,经过不懈努力创建了禹州市唐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