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金秀瑶族博物馆 相关信息共 5038
金秀瑶族博物馆
金秀瑶族博物馆
2023-09-05
金秀瑶族博物馆1991年建成,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博物馆的主体建筑融瑶族民居的吊楼、谷仓、竹瓦等风格为一体。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2001年12月被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秀瑶族博物馆主体分上下两层
富川瑶族博物馆
富川瑶族博物馆
2023-09-06
富川瑶族博物馆位于富川瑞光公园。富川瑶族博物馆,设计很有创意,馆身结构象一个富字,馆前的三条小桥象一个川字。
广东瑶族博物馆
广东瑶族博物馆
2023-02-22
广东瑶族博物馆是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被清远市人民政府列入十二五重点建设规划之中
瑶族民俗村
瑶族民俗村
2023-09-05
金秀是瑶民族的聚居地,历史悠久、瑶族文化、生活习俗、民族风情极为农郁。瑶族的服饰、民居、民歌以及传统民俗农耕生活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明显,风情典雅奇特,尚存太古边风。故而著名的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
金秀绿茶
金秀绿茶
2023-11-20
金秀绿茶:金秀绿茶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无公害农业示范县,茶叶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县城海拔千余米,县境多高山,林丰土沃,有机质丰富,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茶园分布于深林之中,常年云雾缭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出产名茶的自然条件。金秀县出产的茶品主要有白牛茶、银毫茶、
瑶族粑粑
瑶族粑粑
2023-12-15
瑶族粑粑:瑶族粑粑,即瑶族粽子。是用糯米、猪油、肉掺拌在一起,用从山上砍来的粽子叶包成圆形,长约10公分左右的粽子,又叫做大粑粑。因用线绳或榄皮线条捆得较紧,故煮熟后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瑶族粑粑是端五节和其他节庆期间,瑶族招待客人和赠送亲朋好友的食品。(西双版
金秀红茶
金秀红茶
2023-11-20
金秀红茶:金秀红茶是广西来宾金秀的特产。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到的42个著名产茶区之一。民国《象县志》评象州茶其特佳者,中平有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滑;大樟乡有东温茶;瑶山中有瑶茶,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其中所指的青山
金秀县山水瑶城景区
金秀县山水瑶城景区
2023-02-25
金秀县山水瑶城景区】是国内首创将县城与瑶族文化相结合打造的首个4A级景区。山水瑶城坐落在大瑶山腹地的金秀河谷中,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世界瑶都,是弘扬世界瑶族文化的窗口,是展示瑶族文化艺术的中心
河坝瑶族
河坝瑶族
2023-09-21
河坝瑶族河坝瑶族原称绕家,现有1157户,近5000人口,村寨依山傍水,枫树、银杏、松柏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古木屋独具特色,瑶族妇女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服饰仍保留着清代遗风。每年从正月算起,满11个月后,逢第一个寅(虎)日是河坝瑶族大年
瑶族绣花鞋
瑶族绣花鞋
2023-10-29
瑶族绣花鞋:瑶族的绣花鞋通常为大脚鞋,但由于受到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生活习俗仿效汉族,妇女裹小脚就是突出的一例。现在看到的这双三寸金莲是清末民初瑶族贵族妇女家居时穿用的小脚鞋,其造型、花纹与汉族的三寸金莲不同。鞋面为黄缎布,上绣太阳、凤凰、花草等图案,色彩斑斓
古占瑶族风情村
古占瑶族风情村
2023-09-05
古占瑶族风情村建于清咸丰年间,是山子瑶聚居的瑶族村寨,位于金秀县城与圣堂山风轮胜区之间,距贼县城18公里,由圣堂山4O公里。金秀脑至圣堂山阳名胜区的艄从村跟过,村内程控电话直拔全球,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古占村共40户,210人
金秀木耳
金秀木耳
2023-11-20
金秀木耳:木耳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木耳科,是中国重要的食用菌。木耳的担子果薄,有弹性,富于胶质,半透明,中凹,常呈耳状、杯状或叶状,平滑或有脉络状皱纹,红褐色,干燥后收缩。生长在山林或庭园中的栎、榆、杨等阔叶树的腐木上。金秀县所产木耳黑褐色,质地滑嫩鲜脆,风
金秀野生茶
金秀野生茶
2023-07-22
金秀野生茶: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境内森林茂密、山高雾多、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水质优良、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金秀是公认的全国茶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是名优茶优势产区。2005年金秀1万亩茶
瑶族寨
瑶族
2023-05-05
瑶族寨子由民居吊角楼、平房民居及乡村道观、粮仓、寨门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一些道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典型性。瑶族人口有213万人。主要分布于富宁、金平、广南、勐腊、元阳等县。云南瑶族有四个支系,即蓝靛瑶、过山瑶、山瑶和红头瑶
金秀灵香草
金秀灵香草
2023-11-20
金秀灵香草:古籍善本防虫保护是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献收藏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长期采用化学药物等保护法,会对藏书和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采用天然香料植物灵香草进行藏书驱虫防虫,它对藏书和人体无毒无害,而且香气高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