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长校村李洪养住宅红军标语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田后蓬村
2023-10-18
田后蓬村座落在浙江浦江县西北部,村子并不大,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行走在村中的小道上,一直在遇见,遇见那些旧。清一色的黄皮房,粉皮都斑驳了,旧得那么诗意,让人觉得仿佛穿越到了民国。这是一个偏僻却神奇的小山村。说它小,是真小。仅38户人家,140人
贾庄古村
2023-05-11
贾庄村历史悠久、交通发达,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商机云集、富足稳定,自古就有九龙探海、商贾旱码头之美称,,是晋冀通衢的咽喉要地。村内古迹遍布,古韵犹存:保存完整的唐代古楼和千年唐槐,明万历年间的朝阳寺古建筑群,还有饱经沧桑的翠柏,让贾庄环境清雅自然
群丰古村
2023-06-20
群丰传统村落位于广东省紫金县东南部,四面皆山,群峦叠嶂环绕而成的小盆地,风调雨顺,年年农事丰收,因得村名群丰。相传有风水大师曾赋诗一首,盛赞群丰是风水宝地:更鼓沉沉高彭峰,龙牙坳上虎伏钟。半天云掩三星嶂,飞雁穿云在其中
高椅村古建筑群
2023-06-16
高椅村建筑格局以五通庙为中心,按梅花状向外辐射,大小纵横的巷道形成交通网络。清一色的青砖封火高墙,两端成梯状的翘角马头高耸,夹峙着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纵横交错
三宝国际陶艺村
2023-08-10
景德镇城东南十余里有一片老式农宅和陶瓷作坊,叫三宝国际陶艺村。整个村子看似普通的很旧的农家小院,进入门内是一个陶泥标志物,里面嵌了很多瓷片、陶艺作品,院子里有从外面引入的小溪,水清见底,躺着的瓷碗、瓷片,有的掩埋了一半在泥里
刘卓村挂面
2023-12-28
刘卓村挂面:始于明末清初的刘卓传统手工挂面,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祖传,引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它以适口、细腻、美味受到历代市场的青睐,至今久销不衰。手工挂面是人类社会传统饮食文化的体现,它是一种绿色食品,以美味、美观、营养好,而流传至今。早在光绪三年
西岐民俗村
2023-10-03
西岐民俗村地处岐山县城西北的周公庙景区,南临西宝北线,岐周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区城内有农家乐民俗旅游接待户160多户,餐饮接待能力5000余人,住宿床位600多张.文化积淀深厚,民俗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以岐山臊子面为龙头的名优小吃誉满大江南北.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
2023-06-21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位于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上漳村,属于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4月19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序号171)。
湖岭长兴禅寺旧址
2023-11-15
湖岭长兴禅寺旧址位于仓山区对湖街道湖岭社区岭后路鳌头凤岭路21号,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20世纪90年代重修,占地约600平方米,坐东朝西。有大殿、左右廊房、斋堂。大殿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抬梁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内供泗州文佛等
中共广州市委特派员旧址
2023-11-06
中共广州市委(特派员)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起义路(原维新路)维新横路6号2楼,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广州市委的秘密机关。为了统一领导在抗日战争中从不同的游击区派回广州的中共党员和原在广州开展地下斗争的各系统党的组织,1945年7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2023-05-13
该馆旧址始建于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校舍原是大东关镶红旗汉军第二佐领官厅,坐北朝南,两进院,青砖围墙,有门房、前楼、礼堂、后楼等主要建筑。青砖瓦门房11间,中开过道门,后有影壁。教学楼为砖木结构,二层属前廊式并有立柱和栏杆。后院有礼堂和后教学楼
鹤市武装暴动旧址
2023-06-19
鹤市武装暴动旧址位于龙川县鹤市镇街道。1928年春,龙川县苏维埃政府和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后,为配合东江地区年关暴动计划,决定于3月上旬进军鹤市,举行首次武装暴动。9日晚,工农革命军编队400多人在坪田分水坳誓师出发,黎明前抵鹤市墟镇附近埋伏
鲁迅存书室旧址
2023-03-28
鲁迅存书室旧址位于溧阳路1355弄西侧是1359号,这是一幢红瓦灰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房。1933年至1936年间,鲁迅曾以内山书店店员镰田诚一的名义租下此屋,藏书约6000册。建国后,鲁迅绝大部分藏书由北京鲁迅故居保存,故上海鲁迅藏书室未曾恢复
镇江合作蚕种场旧址
2023-03-24
镇江合作蚕种场旧址位于城西四摆渡蚕种场和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内。清末民初镇江开始发展蚕桑业。民国间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为繁育优良蚕种,推广新法养蚕,以提高丝绸产品的质量,促进全国蚕业经济的发展。于民国十五年(1926)在镇江四摆渡创建了镇江蚕种制造场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2023-03-18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位于海口解放西路竹林街131号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39平方米,为二进三间,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海南民居结构,几十年前栽种的盆架树如今已亭亭如盖。这里原是邱氏祖宅,1920年老宅兴修之年,正是中国革命风云初露端倪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