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香田胡氏宗祠 相关信息共 7500
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
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
2023-04-10
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位于花都区花东镇九湖村王宗祠(俗称显承堂)内。1923年,中共广东区委派彭湃、阮啸仙等到花县指导农民运动。1924年10月19日,花县农民协会在王宗祠成立,并在此召开了花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
蕉园
蕉园
2023-06-27
蕉园村建村历史已有700多年,村中保留着不少古建筑,较出名的有梁宗祠和苏真人祠。梁宗祠面积6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朝成化六年(1417年),1712年和1890年两次重修;檐前一对扭头石狮子,檐下及回廊等处有刻画精美的浮雕
潭山古建筑群
潭山古建筑群
2023-05-28
潭山古建筑群(含潭山刘谦公祠、儒溪陈宗祠、孝子祠、善翁祠、店上刘宗祠、四芳翁第)宜丰潭山历史上的街市曾在茜槽,俗有先有刘十万,后有潭山街之说,岳飞抗金时期刘十万被一把火烧光,后来就在当时的芦苇洲建立街市(即现在的集镇)
江口缴枪战斗旧址
江口缴枪战斗旧址
2023-04-04
江口缴枪战斗旧址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新墩村新墩李宗祠
窑棚彭德怀旧居
窑棚彭德怀旧居
2023-05-28
即龙家自然村的龙宗祠。1929年底,彭德怀率部从井冈山出发,打下永新县城,进驻天河,在龙宗祠内住过。1930年的春节,彭德怀在祠前亲题打仗过年两件事,军民团结一条心,横披红军万岁。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
2023-04-05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位于于都县贡江镇新圣巷的黄宗祠。旧址原为黄宗祠,创建于明代,为明代理学家黄宏纲活动的重要场所。经清代、民国维修。砖木结构,座北朝南,一井二厅,面阔10.9米,进深20.8米,高7米,占地面积为234平方米
柳氏民居丨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上古八大姓
民居丨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上古八大姓
2023-10-30
民居丨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上古八大姓:我国的姓氏起源,源远流长。最早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由于是母系社会,因此,几乎所有人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以,那时候的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姓是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
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
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
2023-05-30
民居又称南北宅子,位于秦州区民主西路,分列路南北,隔街相望。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宅子是明代秦州举人、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私宅。南宅子始建于明嘉靖丙午年(1558),至隆庆元年(1567)完工。自建成至今一直由子孙世代延用
白蛇烧饼
白蛇烧饼
2023-09-02
白蛇烧饼:白蛇烧饼古名饼。清光绪末年,市区府头门钟楼石侧,有张寡妇,开烧饼店,在饼的基础上,推出葱油重酥烧饼,呈金黄色,入口即化,酥脆可口,远近闻名。张常穿白色衣衫,市民以《白蛇传》中白娘娘喻之,久而久之,将其烧饼延称为白蛇烧饼,流传至今(温州)
洞头朱德旧居
洞头朱德旧居
2023-04-05
洞头朱德旧居位于洞头乡洞头畲族村,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当地畲族的蓝宗祠,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畲族蓝在洞头最早的建筑。该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蓝族人举行各种社仪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
江夏堂
江夏堂
2023-06-05
江夏堂年代:清~民国座落地点:厦门市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文安小学内简介:江夏堂系黄宗祠的祭祖堂。黄宗祠由清末南安武状元黄培松倡建,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1918年竣工,今仅存祭祖堂和宗亲会馆两建筑
滑、鲜、香!曲溪老石路这家肠粉老店,满足你对肠粉所有的想象!
滑、鲜、!曲溪老石路这家肠粉老店,满足你对肠粉所有的想象!
2023-09-08
滑、鲜、!曲溪老石路这家肠粉老店,满足你对肠粉所有的想象!:原标题:滑、鲜、!曲溪老石路这家肠粉老店,满足你对肠粉所有的想象!揭东区曲溪镇有条老石路,因为整条路都由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打磨的石板铺建而成,所以石路由此得名。老揭东县最繁华的一条街!在这条街上有一
石泉村古建筑群
石泉村古建筑群
2023-06-11
石泉村是三塘家族聚居地,因先祖淑政公号石泉,故村以其号名之。现在村内的大部分古建筑建于清末,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村落以清代建筑为主,民国欧式建筑自成一派,建筑形式保存完好,村落内部特色较强,功能布局精巧,外部形成独特的村落布局,可观性较高
得济桥
得济桥
2023-07-30
俗名斋堂桥,也叫寡妇桥,亦跨颖溪之上,是南山下与上街的要道,明正德元年(1506)里人汪世昂妻所造。桥单孔,红紫石砌筑,长15米,宽4米,拱高约4米。年轻守寡,孝顺公婆,将平素积蓄,造桥行善,为里人颂扬。此桥至今仍保存完整。
阳下村
阳下村
2023-08-07
闽南大地,许多传统的以姓氏为聚居的村落,均建有宗祠,这不算稀奇。但是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竟建有大大小小20多座宗祠,那就十分罕见了。在云霄莆美镇阳下村,就有个云阳方宗祠群,每间宗祠都各具特色,保存完好,十分罕见。更难得的是,这些宗祠里,共走出30名进士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