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高平嘉祥寺 相关信息共 7500
高平嘉祥寺
高平嘉祥
2023-07-09
嘉祥(第三批省保)时代:宋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0公里的赤祥村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51—953年),宋元明清各代屡有增修。建于村西,地势较高,环境幽雅,为降祥之区,村为受祥之地
高平开化寺
高平开化
2023-07-09
开化开化(第五批国保)时代:北宋至清地址:高平市东北20公里陈塸镇王村舍利山腰据内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大唐舍利山禅师塔铭记》,创建于唐末天祐年间(904907年),初名清凉寺,宋改为开化禅院,后易名开化。宋、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
嘉祥孙氏家祠
嘉祥孙氏家祠
2023-08-23
嘉祥孙氏家祠位于嘉祥县梁宝镇孙垓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11月27日,嘉祥孙氏家祠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嘉祥孙氏家祠,嘉祥孙氏家祠简介,嘉祥孙氏家祠济宁市嘉祥县嘉祥孙氏家祠旅游指南
嘉祥青山寺
嘉祥青山
2023-11-11
青山位于嘉祥县纸坊镇青山西麓,时代清至民国。青山东有西周焦国故城遗址,青山原是祭祀西周焦国君王的祠堂,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北宋淳化三年《青山君庙三门之记》碑和元至正三年《重修惠济公神庙碑记》记载,祠旁原有汉建宁元年碑和晋永安碑,称焦王祠
嘉祥石雕
嘉祥石雕
2023-09-30
嘉祥石雕: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千年以来,中国嘉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嘉祥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国石雕文化的巅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各类石雕艺术品从这里,输向
嘉祥白菊花
嘉祥白菊花
2023-09-30
嘉祥白菊花:嘉祥白菊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卵形、边缘呈锯齿状或深裂,白色头状花序,呈伞房状排列。嘉祥白菊花在当地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据传,远在唐朝时,在花林(今属嘉祥县马集乡)一带,有一农夫喜欢种植林木,特别喜欢种
高平丝绸
高平丝绸
2023-08-08
高平丝绸:中国是丝绸圣地,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畔是我国丝绸的发祥地。高平丝绸以晋东南特产优质蚕丝为原
嘉祥小尾寒羊
嘉祥小尾寒羊
2023-09-29
嘉祥小尾寒羊:嘉祥小尾寒羊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的特产。嘉祥县是小尾寒羊的国家育种基地县。具有成熟早,早期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肉质好,四季发情,繁殖力强,遗传性稳定等特性。嘉祥小尾寒羊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小尾寒羊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
嘉祥红皮大蒜
嘉祥红皮大蒜
2023-09-29
嘉祥红皮大蒜:【嘉祥红皮大蒜】嘉样县特产。嘉祥大蒜在东汉时就开始种植。宋、元以来,一直是向朝廷进献的贡品。1920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把嘉祥大蒜列为特别出产。由于水土、气候条件、种植方法和风俗习惯等原因,嘉祥大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皮红紫,瓣匀早熟,肉
嘉祥龙泉寺
嘉祥龙泉寺
2023-08-23
嘉祥龙泉寺位于嘉祥县纸坊镇前马市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11月27日,嘉祥龙泉寺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堂
高平
2023-08-04
高平堂,又称范氏宗祠,始建于宋末,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新兴街。中文名:高平堂地理位置: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新兴街
高平大黄梨
高平大黄梨
2023-08-08
高平大黄梨:高平素有梨乡之称,这里的梨有大黄梨、削梨、夏梨等十多个品种,早在隋朝时期就曾经被皇室封为进贡珍品,高平大黄梨的特点主要是味浓,味香,香甜适口,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其中陈土区镇铁炉村产的大黄梨品质最优,俗名铁炉梨。高平大黄梨集中产区为高平市
高平十大碗
高平十大碗
2023-12-12
高平十大碗:高平位于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高平十大碗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晋菜系。十大碗共10道菜:水、铬桃肉、碗子肉、肠子汤、天和蛋、软米饭、扁豆汤。中文名:高平十大碗外文名:TenbidbowlsinGaoping分类:晋菜系主料
高平黄梨
高平黄梨
2023-08-08
高平黄梨:高平黄梨特点是:个大、味浓、水份大、耐贮运。含糖量9.98%,酸量0.23%,糖酸比值38.93,属中上等品质。全市梨园面积1.98万亩,约85株,年产梨约2000万公斤。其中大黄梨树约26株,年产量1600成万公斤左右。主要产地在庄、永禄、釜山、
高平铁佛寺
高平铁佛寺
2023-07-09
高平铁佛寺高平铁佛寺(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据正殿青石门墩上题记金大定二年(1167年)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修铁佛寺,创建于金代,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铁佛殿、南殿、东西配殿、厢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