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烈士陵园位于马关县仁和镇仁和村委会东面1000米的一山坡上,年代为195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仁和烈士陵园为马关县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日期为1986年5月(第一批),仁和烈士陵园,仁和烈士陵园简介,仁和烈士陵园-文山州马关县仁和烈士陵园
初春的潼南,暖阳融融。3月11日,重庆市委办公厅离退休三支部的党员同志们驱车前往潼南双江镇,拜谒杨闇公烈士陵园并参观烈士旧居,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
我们首先来到闇公烈士陵园。跟随导游前行,我们的步伐格外轻缓,唯恐惊动了沉睡的英灵。道路两旁青翠的塔柏,就像烈士高大的身影,伟岸屹立。迈步台阶走上宽大的广场,在其右侧,镌刻着邓小平、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悼念烈士的题词。广场正前方,矗立着杨闇公同志高大的塑像,他身着棉布长衫,披着厚厚的围巾,面色坚毅,目视前方,仿佛正向我们宣讲革命的道理。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举起右手,高声宣读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激昂的声音在广场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嗣后,我们缓缓地绕墓一周,在墓碑前献上金黄的菊花,沉痛悼念为党为国捐躯的闇公同志,表达了我们对先烈的无比敬仰和缅怀之情。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闇公烈士旧居。杨家旧居是杨闇公及其胞弟杨尚昆的出生地,是典型的穿斗悬山顶小青瓦建筑。该建筑朴实典雅,古色古香,现今被布置为杨闇公同志生平事迹展览馆。馆内分“文字图片资料展室”和“复原实物”两部分。展室又分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将大革命运动推向高潮”和“永恒的纪念”四部分。这些资料和复原实物,内容丰富而翔实,展现了杨闇公光辉战斗的一生。看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倾听着讲解员的细心讲解,大家仿佛回到了杨闇公同志经历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20世纪初,受辛亥革命影响,杨闇公毅然离家投身民主革命,参与反袁斗争,后又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济世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归国回川后,他汇聚志同道合者传播马列思想,宣传革命,投身反帝反军阀运动,推动国共合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历任重庆团地委书记、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书记等职,成为四川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袖。1926年12月与朱德、刘伯承、陈毅等人发动泸顺起义,策应北伐。1927年“三三一”惨案中脱险后不幸被捕,4月6日壮烈牺牲于重庆浮图关。
走出杨闇公烈士旧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次参观活动令我感触很深,启发颇大。
一是深刻领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我们党建立一百年来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面对敌人的屠刀无所畏惧,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祖国大地。杨闇公同志正是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勇士。正是有了像杨闇公这样的革命前辈的牺牲和奋斗,我们才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是深刻领悟到革命理想和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坚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每个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思想基础。有了正确的理想和信仰,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才能在危难面前勇敢无畏。杨闇公同志在青少年时,面临深重的民族危难,怀抱济世之胸怀,探求救国救民之道。他坚定地选择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以他才心悦诚服地写道:“始知马克思学说真谛所在……着实是至理名言”,因而“不得不使我信念坚定”。正因为有信念的支撑,他才在艰难困苦面前勇敢无畏。在被敌人逮捕后,他不畏威胁利诱、酷刑折磨,还在牺牲前怒斥敌人:“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这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守信念、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今天,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不能变。
三是深刻领悟到奋斗和奉献是革命者的本色。在杨闇公同志短短的 29 年生命时间里,他经历了不知多少大风大浪,克服了不知多少艰难险阻,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坚持奋斗,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今天,我们仍要认真学习闇公同志这种“马掌铁”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四是深刻领悟到学习中共党史的重要性和自觉性。这次支部组织我们到潼南参观考察,既是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同时也是响应中央号召,结合重庆地方实际进行的一次党史学习教育。就重庆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学习内容还很多,如中共南方局的斗争史实、红岩英烈的斗争史实等等。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作者系原重庆市委副秘书长)
景区介绍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政权撤离大陆前夕,对囚禁在这里的300多位革命人士实行集体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解放后,在这个“特区”内,办起了工厂、农场和学校,原平的白公馆、渣滓洞两个在监狱已开辟为展览馆,陈列了当年的实物、图片等。如今,每年有上百万游人来此参观、凭吊烈士英灵。
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麓,系国民党政府时期国民党军事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总部、电台、监狱所在地。二战后期,曾在此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歌乐山烈士墓、烈士纪念碑和展览馆于1954年修建,1984年改现名。陵园占地2.14平方公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集中营旧址、烈士群雕、烈士诗文碑林、大型浮雕、烈士墓、陈列总馆。陈列总馆占地1159平方米,展出490张图片、108件实物和11·27大屠杀中景画,有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的斗争史实展和6个专题展。
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关押和杀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曾被囚禁于此,著名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声等均在这里惨遭杀害。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政权撤离大陆前夕,对囚禁在这里的300多位革命人士实行集体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如今,每年有上百万游人来此参观、悼念烈士英灵。
195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修建了烈士墓园和烈士纪念碑,占地698平方米。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这里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重庆中美合作所美蒋罪行展览馆成立,恢复了白公馆、渣滓洞的原貌,于1985年更名为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这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增挂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牌。
景区门票·开放时间
于2008年3月底起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8:30—17:00
景区交通
乘215、217、221等路公共汽车到烈士墓站下可达
文章来源:http://www.yc90.net/thread-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