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泸定桥

2023-02-22       1264 浏览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定“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文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如山珍海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军队频繁调动在这里形成梗阻。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大渡河上的首座桥梁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而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当地吐司叛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山河”。泸定桥开始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因此而得名。

1969年6月,泸定桥完成一次修复,大修期间采用不少新工艺,如用低碳圆钢制作铁链,代替原来手工锻打的毛铁,用鼓风机代替传统手拉风箱等。

197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7848部队340分队拉练到泸定桥上参观,底链七号(上河往下数)距东岸30米处断裂,随后由07039工程指挥部派员将断链从河中拉出,并用起重卡环接好。

1972年2月4日,中国作家郭沫若题写泸定桥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泸定桥”。

关于泸定桥的文学艺术和爱国教育作品有很多,主要有:中小学语文课文《飞夺泸定桥》、刘国枢画家创作的油画《飞夺泸定桥》、毛主席创作的七言律诗《七律·长征》,以及当代电视剧《长征》等。

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当地依托红军飞夺泸定桥精神传承,创作了《泸定桥之歌》《情缘泸定》等双拥文化主题歌曲、小品、快板等作品;编写了《红军长征在泸定》《泸定桥三百年大事记》等红色文化主题书籍。

民国24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泸定桥,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战斗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1.泸定桥

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划:东至泸定桥广场西侧台阶康熙御碑东山墙,西至观音阁东围墙,南界为东西桥亭的南山墙外皮延长线,北界为东、西桥亭的北山墙外皮延长线。面积约0.22公顷。

一般保护区划:东界与重点保护区东界相同,西界至观音阁后侧山� ��,南北沿桥中心线外扩55米东至成武路、开湘路东道崖,面积1.66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东界为开湘路至甘孜巷—红军路—滨河商城—成武路(包含沿街15米范围的建筑空间),西界以海子山山麓脊线为界,北界沿桥中心线外扩170米,南界沿桥中心线外扩130米,面积6.15公顷。

2.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

保护范围:东以天主教堂东大门为基点向外延伸4米至台阶,南以天主教堂南外墙边缘为基点向外延伸1.4米至泸定中学女生宿舍北外墙,西以神父楼西外墙为基点向外延伸2米,北以神父楼北外墙为基点向外延伸1.9米至泸定中学男生宿舍南外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东外延5米,向南外延1米,向西外延2.8米,向北外延5米。

地址: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泸定桥广场西100米

类型:桥古迹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836-3125432

开放时间:

8:00-18:00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石达开不具备走泸定桥的条件,虽然他被困在紫打地时曾多次攻打松林河对岸的土司王应元,结果以失败告终,但就算他成功抢渡了松林河,也不一定能成功走过泸定桥。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石达开不走泸定桥的原因

分析石达开在大渡河的那一战,很多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他不选择走泸定桥这一路线,让人感到不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而且红军当时的处境与石达开非常相似,为什么红军可以从泸定桥过河,而石达开却不行呢?

红军走泸定桥路线,是因为吸取了石达开的教训和经验。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况与石达开有所不同,当时红军已经控制住了大渡河对岸,然后沿河岸兵分两路向泸定桥的方向前进。石达开不同,他当时并没有控制住对岸,如果他带着大军沿河往泸定桥走,对岸的清军马上就会进行相应的防守。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大渡河水上涨,石达开无法渡河,对岸清军严阵以待,左面松林河对岸有王应元死守。此时的石达开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死磕大渡河,但他失败了,根本过不去;二是转战松林河,他也同样失败,当时的松林河有一百多米宽,王应元还把过河的桥索给砍断了。

如果要走泸定桥就必须要过松林河,但是就算过了松林河,石达开也不可能安全抵达泸定桥。因为大渡河对岸还有敌军,只要石达开的队伍转移路线,清军马上就会过河,到时候泸定桥那边也同样会有清军过来,腹背受敌也会让石达开陷入被动之地。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石达开失败的原因分析

石达开失败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运气不佳,因为他到达大渡河时遇到了罕见的大雨天气,导致大渡河汛期提前到来。

但如果仔细分析,石达开还是错过了很多机会:

机会一

最初的行军路线,如果他走下游大树堡的路线,那里地势和河流都相对平坦,比紫打地渡河的难度要小很多,而且石达开的中旗赖裕新部就曾于一个多月前在这个位置成功渡河。可惜石达开没有走这条路,他听信军师曹卧虎的建议来到了紫打地,这里正面有大渡河,左面有松林河,右面有蔡罗水(现在的南垭河),后面还有清军追兵,真是走进了绝境。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机会二

石达开于1863年5月14日抵达紫打地时,河水未涨,对岸未有清军,但大军还不能马上渡河,需要休整一夜。结果当晚就下大雨,河水暴涨!5月17日对岸已有清军,石达开进行试探性抢渡失败。就这样,一直折腾到5月22日,他才想到转渡松林河,但此时的松林桥已经被土司王应元砍断,抢渡失败。

我认为,石达开抵达紫打地时有3万多人马,当大渡河暴涨的第一天就应该想到过河的难度,这时候应该马上安排一批人去抢占松林河对面王应元的地盘,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当时桥未断,人马未疲倦,对付一个土司千户难度并不大。但是石达开没有,他错过了最佳时机。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结语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名将,一生战功赫赫,关于他的传闻也非常多。大渡河一战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历史上关于这次战役的讨论也很多,有人认为石达开滞留紫打地的原因是为新出生的儿子办庆生宴,有人则认为石达开是在等粮草支援。对此大家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过去,如今泸定的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过着闲适的生活。

怀着感恩的心去看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过的地方。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推荐指数:★★★★

地理位置: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

关键词:桥、红军

特产:干菌、灵芝、岩蜂蜜

旅游资讯

春、夏、秋三季为最佳旅游观赏时间,冬季气候比较恶劣。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至今,听到“泸定桥”这个名字,还会想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那次战役的惨烈,想起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内心中充盈着无限感动。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大桥于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平定”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并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河山”。 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作为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泸定桥建筑风貌独特,世所罕见。有诗《泸定桥》评价它:“人间从未望见这种桥,一座如此简陋的桥,一座十分惊险的桥,一座跨越激流的桥,一座飞跃峡谷的桥”,“一座用毛泽东诗词筑起万代牢固的桥,一座被新中国曙光照亮千秋永存的桥”。战火纷飞的年代,二十二个英勇的红军战士用行动展现了对党的忠诚。勇士们铺着门板在铁索上夺下了泸定桥,为整个红军的胜利转移立下了首功。很多人都想不出泸定桥是个什么地形,红军怎么就这么神勇,这么一来,到实地考察一下就很有必要了。

大渡河的水流可以用急速来形容,它气势宏伟,水汽浩瀚而丰沛,风一吹感觉凉飕飕的,巨大的水势如猛龙般向前扑去,声音悦耳,场面摄人心魄。即使游玩的时候是泸定桥的枯水期,你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奔流的力量。可以说,七八十年前的大渡河应该比现在还要湍急,如果掉下去,即使会游泳也很难幸免于难。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要不是从这里突围,哪有后来的爬雪山、过草地,哪有后来的延安,哪有后来的新中国?这个地方虽然小到只是一座桥,却有着独特的意义。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时发生的时候觉得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影响却很深远,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这样,对个人来说也一样。

能够去红军曾经作战的地方是幸运,只有这样,历史才会被人铭记。必游景点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1.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

1980年建成的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里,陈列着实物、图片、模型和雕塑等二百余件,真实地再现了大渡河战役和泸定桥战争的历史原貌。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主席为此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不朽诗篇。

2.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

纪念碑主碑运用锁链的几何变体,象征了革命的武装斗争。底座平台的浮雕又着重表现红军战士日夜兼程急行军后疲乏而又顽强的战斗姿态。碑内分八层,每层均装饰了以藏汉团结、红军长征等为主题的大幅壁画。邓小平题写了碑名,聂荣臻撰写了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泸定桥攻略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石达开被困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石达开不具备走泸定桥的条件,虽然他被困在紫打地时曾多次攻打松林河对岸的土司王应元,结果以失败告终,但就算他成功抢渡了松林河,也不一定能成功走过泸定桥。石达开不走泸定桥的原因分析石达开在大渡河的那一战,很多人都有各自不同的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
怀着感恩的心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的地方,泸定桥红军的历史纪念地: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过去,如今泸定的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过着闲适的生活。怀着感恩的心去看看那些战士英勇战斗过的地方。推荐指数:★★★★地理位置:泸定县城西大渡河上关键词:桥、红军特产:干菌、灵芝、岩蜂蜜
甘孜泸定桥附近最值得去的5大景点,没几个人晓得
甘孜泸定桥附近最值得去的5大景点,没几个人晓得
甘孜泸定桥附近最值得去的5大景点,没几个人晓得:贡嘎山冰川登冰川是许多人的梦想。在人们的心目中,冰川不但高寒而且神秘又遥远,那是探险家、登山家和科学家才能光顾的地方。贡嘎山风景名胜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青藏高
大家都知道泸定桥,却不知旁边有磨西,川西第一古镇挺冤
大家都知道泸定桥,却不知旁边有磨西,川西第一古镇挺冤
大家都知道泸定桥,却不知旁边有磨西,川西第一古镇挺冤:【飞夺泸定桥】让大渡河上的这一座铁索桥闻名于世,就算是如今这种淡季依旧会有很多游客前往打卡。为何?一则这里是革命圣地,我等年轻一辈切不可忘记历史,都应该前来学习。二则这里是通往海螺沟、贡嘎山等川西名景的必经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行走川藏线必不可少的景点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行走川藏线必不可少的景点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行走川藏线必不可少的景点: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两岸,也是一座铁索桥,因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而闻名,门票10元。泸定桥历史悠久,据说是清朝时期康熙皇帝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修建的这座铁索桥。泸定桥整个桥身由铁链和木
季夏6月——甘孜泸定桥螺沟2日游!
季夏6月——甘孜泸定桥螺沟2日游!
季夏6月——甘孜泸定桥螺沟2日游!: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大司部落自驾旅游网泸定桥旅游攻略自驾游景点:海螺沟,泸定桥票价:泸定桥10元/人,螺沟景区160元/人,索道150元往返。旅游景点:二郎山隧道、泸定桥、磨西古镇、原始森林公园、月牙湖、贡嘎神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