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潞王陵(潞简王墓)

2024-02-17       2127 浏览

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凤凰山下,依山据岭,俯瞰卫水,整个陵园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布局工整,庄重威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也是国务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王陵因其艺术的稀缺性、真实性和完整性,2006年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将潞王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潞王陵(潞简王墓),潞王陵(潞简王墓)简介,潞王陵(潞简王墓)-新乡市凤泉区潞王陵(潞简王墓)

河南新乡: 潞王陵6大谜团

潞王墓建造为什么如此宏伟?其妃子墓的辉煌更在其上,神道上雕琢精细,栩栩如生的14对石兽有5对为全国独有,并难以进行动物分类,至今尚无名字,此乃谜之一。

墓园内建筑石雕中以龙的浮雕最多,牌坊、陛石、白玉栏杆,华表等全为高浮雕龙图,整个陵园建筑中雕塑了多少条龙,至今没有人查的清数目,此乃谜之二。

河南新乡:潞王陵6大谜团

裬恩殿为供奉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从遗址的柱础可以看出其规模之宏大,这一建筑是后期被毁还是当时就没有建成,各有其证。柱础上石槽未刻完是没建成的例证,砌墙的痕迹是建成被毁的证据。究竟历史现状该执何说?此乃谜之三。

祭碑两侧所耸立的一对华表,三面高浮雕龙的图案雕刻的十分精致,其中一面为浅浮雕花形图案,却只有华表的1、3长度。其余长度为毛石形状,棂星门两侧石雕花边也对称存在雕刻不到头的现象。在形成缺陷美的同时,此为设计原形还是由于历史社会原因留下的痕迹?此乃谜之四。

河南新乡:潞王陵6大谜团

方城前石供案及石雕“五供”为墓园内石雕最为精华的部分,按照明朝帝王陵的建筑规制“五供”应置放在石供案之上,而这里“五供”由于体形巨大和石案不成比例,摆在供案前边,是当初设计出了差错,还是另有其它原因?此乃谜之五。

谜之六:潞王陵被监狱占?

2006年,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乡潞王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园的扩展项目进入此名单。记者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由河南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辑的《改革记忆-----河南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书中发现了郭力先生就此事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

郭力: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河南新乡:潞王陵6大谜团

河南新乡:潞王陵6大谜团

潞王陵位于新乡,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其为潞王墓或者潞王坟,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墓主人朱翊镠是朱元璋九世孙,万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陵园由神道、潞简王墓、次妃赵氏墓组成,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藩王陵墓,建筑材料除采用极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部采用青石、白石筑砌,故有"中原定陵"、"中原石头城"之称。就其面积、布局和石刻艺术,完全可以和北京定陵媲美。

然而,一直到2001年,潞王墓还是处在被严重破坏和被监狱占用的的境地,面临灭顶之灾。2000年,我时任新华社河南分社主管主办的《河南商报》地市部记者,主要负责报道新乡的相关新闻,我感到这是一个重大题材。

每次去潞王墓前期采访,看到的情节都是触目惊心:潞王墓背靠凤凰山,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开始放炮开山,仅2000年2到6月份,21家大型采石场每天组织2000多人放炮采石,每次炸药引爆引起的震动相当于5级地震,也就是说潞王墓每天要遭受数次5级地震!另外,潞王墓附近为河南省四大建材基地之一,13家小水泥厂每天灰尘排放量为38吨,灰尘酸雾不仅严重污染空气,而且严重腐蚀石刻文物!更让人揪心的是,潞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次妃赵氏墓从上世纪50年代就被河南豫北监狱占用,里面有大批武警和数千犯人,狱方缺乏文物文物保护意识,想拆就拆,想建就建,从特殊渠道取得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里面乱搭乱建现象惨不忍睹!

如果仅仅报道一下潞王墓被破坏的现状,完全可以发稿,但是在前期调查中,我发现国内文物专家、河南省人大、政协,新乡市人大、政协,《中国环境保护》、《中国文物报》等几十家媒体在十几年间就没有停止过呼吁,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有过专门指示,均无明显效果,这种情况下仓促发稿,容易成为烂尾新闻,缺乏建设性,会浪费一块好原料。

于是,我开始分析报道会涉及的相关部门,他们的负责人担心什么,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媒体除了舆论监督,能不能牵线搭桥,在潞王墓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各方利益得到主张?

河南新乡:潞王陵6大谜团

郭力先生

小水泥厂开山炸石,污染环境,根据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政策应予取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新乡市政府和区政府,只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媒体在报道的同时,也是帮助政府做舆论铺垫。监狱方每天组织上千犯人开山炸石,利润不菲,几乎成为监狱方的主要财政来源。停止开山炸石,就等于断了监狱方的财路,两军对垒,先断其粮草,这仗就好打了。

同时,被破坏的凤凰山,完全可以建设成一个森林公园,这更符合当地长久发展的利益,新乡市政府应该会给与理解和支持。

监狱方是没有保护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因是他们没有文物常识,这肯定是要提出批评的,监狱因为历史的原因占用了次妃赵氏墓,这里远离市区,监狱干警和家属生活极为不便,如果监狱能够搬迁,皆大欢喜。经过特殊管道和监狱方沟通,监狱负责人除了委屈以外,也极力主张监狱搬迁。当时新乡市字高速发展,市区附近大块的土地已经不多,而且地价在不断上涨,我个人给狱方的建议是:早搬迁早有利!晚搬迁不仅没有利,而且后患无穷!

通过和各方的沟通,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系列报道,促成停止崩山炸石、从监狱手中收回潞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次妃赵氏墓?在和报社领导汇报了报道思路后,时任《河南商报》社长徐建勋大力支持,主管副总编胡巨成表示:在发稿时,如果总编室传真占线,直接发到他办公室!在地市部主任郭书臣的支持下,我开始着手撰写潞王墓的相关报道。

2001年2月19日,《河南商报》以通栏标题发表我采写的《炸青山凤凰变病鸡 占墓园王陵成监狱-----救救国宝潞王墓!》一文。

开篇便是新乡市潞简王墓博物馆馆长向人大代表发出紧急呼吁:"我国目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代藩王陵----潞简王墓正面临灭顶之灾,挽救这一国家级文物刻不容缓!"文中历数潞王墓的精美、华贵,在中国文物界的地位,尤其是次妃赵氏墓,在明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然后,用精准的数字,和触目惊心的现场描写,说明潞王墓正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最后把问题交给了新乡市政府:环境污染、收回次妃墓的问题如何解决?

头篇报道发出后,新乡市政府政府没有回应。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晚报、市场报、华商报、河南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新乡市政府政府依然没有回应。媒体一阵热闹后,一切归于平静,我也一筹莫展,下面的报道怎么做?没有了新闻由头。

报社再次提供的强大的"炮火"支援。2001年3月2日,《河南商报》在醒目的位置,大标题刊登《郑州一读者向新乡市政府进言----保卫遗产 保卫潞王墓》,并配发编者按:本报2月19日《救救国宝潞王墓!》一文刊登后,许多读者来电来稿,呼吁新乡市当地政府尽快采取措施,不要让这样的国宝再遭重创。现编发其中的一封读者来信,希望能引起新乡市政府的重视。读者在信中问新乡市政府:作为一方政府、一任国家的公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是否该给历史留下点么?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利,相信当地政府、当地政府的政府一起努力,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此子一落,满盘皆活。正在郑州参加河南省"两会"的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玉峰看到此文,马上与我联系,于是峰回路转,有了商报3月6日的第三篇报道《日前,新乡市副市长张玉峰紧急约见本报记者,通报该市为保护潞王墓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的安排-----潞王墓看来有救了》。4月1日,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到潞王墓实地考察,4月3日,新乡市委书记李建昌、市长连维良带领该市党政领导班子到潞王墓现场办公,要求有关部门要介入,严格执法,小型水泥厂要控制,并陆续关停。潞王墓有这么高的文物价值,是新乡人民的骄傲,如果保护的好,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监狱方面也传来积极的消息:向新乡市人大、政协、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关于豫北监狱从潞王陵区搬迁的提请议案》后,又以豫北监狱3号文件的形式,向新乡市市委、市政府呈送了《河南省豫北监狱关于从潞王陵区搬迁的意见》。各方面历年挤压的矛盾、误解在不断化解,相关利好消息我在《河南商报》以《新乡市现场办公明确要求-----保护凤凰山 开发潞王墓》为题进行的报道。

商报"救救国宝潞王墓!"的呼吁,已经持续报道了进3个月,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更引起省市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初,时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长的贾连朝针对潞王墓现状批示:请新乡市政府切实采取措施,依法保护文物;请省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给与支持,并督促落实。随后,河南省司法厅厅长徐国红、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有仁在新乡市委书记、市长陪同在,到豫北监狱进行调研,并就豫北监狱搬迁,收回潞王次妃墓进行了商议,表示服从大局,时机成熟,立即搬迁。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4月9日以《副省长贾连朝批示 有关各方拿出措施----监狱搬走让位"潞王妃"》为题,给潞王墓系列报道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后,新乡市投资1.8亿元,搬迁了豫北监狱,关停了100多家采矿企业和7家水泥厂,还启动了以潞王陵和凤凰山为核心区的省级森林公园建设。

2006年,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潞王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园的扩展项目进入此名单。

(郭力,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研究馆员,河南商业经济学会研究员、副秘书长,开封收藏家协会顾问、副会长。宏承号创始人。新乡市政协第九、十、十一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曾任《魅力中国》杂志执行总编、大相国寺佛乐总策划、北京创意村河南总经理。曾参与策划过国家级非遗大相国寺佛乐、郑州弘亿国际庄园、重庆新名片南滨路、中原地区最大的禅修基地官渡寺、焦作云台古镇、开封鼓楼区旧城改造、新乡葫芦小镇等项目。)

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潞王陵位于新乡,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其为潞王墓或者潞王坟,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墓主人朱翊镠是朱元璋九世孙,万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陵园由神道、潞简王墓、次妃赵氏墓组成,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藩王陵墓,建筑材料除采用极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部采用青石、白石筑砌,故有“中原定陵”、“中原石头城”之称。就其面积、布局和石刻艺术,完全可以和北京定陵媲美。

然而,一直到2001年,潞王墓还是处在被严重破坏和被监狱占用的的境地,面临灭顶之灾。2000年,我时任新华社河南分社主管主办的《河南商报》地市部记者,主要负责报道新乡的相关新闻,我感到这是一个重大题材。

每次去潞王墓前期采访,看到的情节都是触目惊心:潞王墓背靠凤凰山,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开始放炮开山,仅2000年2到6月份,21家大型采石场每天组织2000多人放炮采石,每次炸药引爆引起的震动相当于5级地震,也就是说潞王墓每天要遭受数次5级地震!另外,潞王墓附近为河南省四大建材基地之一,13家小水泥厂每天灰尘排放量为38吨,灰尘酸雾不仅严重污染空气,而且严重腐蚀石刻文物!更让人揪心的是,潞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次妃赵氏墓从上世纪50年代就被河南豫北监狱占用,里面有大批武警和数千犯人,狱方缺乏文物文物保护意识,想拆就拆,想建就建,从特殊渠道取得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里面乱搭乱建现象惨不忍睹!

如果仅仅报道一下潞王墓被破坏的现状,完全可以发稿,但是在前期调查中,我发现国内文物专家、河南省人大、政协,新乡市人大、政协,《中国环境保护》《中国文物报》等几十家媒体在十几年间就没有停止过呼吁,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有过专门指示,均无明显效果,这种情况下仓促发稿,容易成为烂尾新闻,缺乏建设性,会浪费一块好原料。

于是,我开始分析报道会涉及的相关部门,他们的负责人担心什么,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媒体除了舆论监督,能不能牵线搭桥,在潞王墓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各方利益得到主张?

小水泥厂开山炸石,污染环境,根据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政策应予取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新乡市政府和区政府,只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媒体在报道的同时,也是帮助政府做舆论铺垫。同时,被破坏的凤凰山,完全可以建设成一个森林公园,这更符合当地长久发展的利益,新乡市政府应该会给与理解和支持。

监狱方是没有保护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因是他们没有文物常识,这肯定是要提出批评的,监狱因为历史的原因占用了次妃赵氏墓,这里远离市区,监狱干警和家属生活极为不便,如果监狱能够搬迁,皆大欢喜。经过特殊管道和监狱方沟通,监狱负责人除了委屈以外,也极力主张监狱搬迁。当时新乡市字高速发展,市区附近大块的土地已经不多,而且地价在不断上涨,我个人给狱方的建议是:早搬迁早有利!晚搬迁不仅没有利,而且后患无穷!

通过和各方的沟通,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系列报道,促成停止崩山炸石、从监狱手中收回潞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次妃赵氏墓?在和报社领导汇报了报道思路后,时任《河南商报》社长徐建勋大力支持,主管副总编胡巨成表示:在发稿时,如果总编室传真占线,直接发到他办公室!在地市部主任郭书臣的支持下,我开始着手撰写潞王墓的相关报道。

2001年2月19日,《河南商报》以通栏标题发表我采写的《炸青山凤凰变病鸡 占墓园王陵成监狱——救救国宝潞王墓!》一文。

开篇便是新乡市潞简王墓博物馆馆长向人大代表发出紧急呼吁:“我国目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代藩王陵——潞简王墓正面临灭顶之灾,挽救这一国家级文物刻不容缓!”文中历数潞王墓的精美、华贵,在中国文物界的地位,尤其是次妃赵氏墓,在明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然后,用精准的数字,和触目惊心的现场描写,说明潞王墓正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最后把问题交给了新乡市政府:环境污染、收回次妃墓的问题如何解决?

头篇报道发出后,新乡市政府政府没有回应。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晚报、市场报、华商报、河南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新乡市政府政府依然没有回应。媒体一阵热闹后,一切归于平静,我也一筹莫展,下面的报道怎么做?没有了新闻由头。

报社再次提供的强大的“炮火”支援。2001年3于2日,《河南商报》在醒目的位置,大标题刊登《郑州一读者向新乡市政府进言----保卫遗产 保卫潞王墓》,并配发编者按:本报2月19日《救救国宝潞王墓!》一文刊登后,许多读者来电来稿,呼吁新乡市当地政府尽快采取措施,不要让这样的国宝再遭重创。现编发其中的一封读者来信,希望能引起新乡市政府的重视。读者在信中问新乡市政府:作为一方政府、一任国家的公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是否该给历史留下点么?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利,相信当地政府、当地政府的政府一起努力,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此子一落,满盘皆活。正在郑州参加河南省“两会”的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玉峰看到此文,马上与我联系,于是峰回路转,有了商报3月6日的第三篇报道《日前,新乡市副市长张玉峰紧急约见本报记者,通报该市为保护潞王墓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的安排-----潞王墓看来有救了》。4月1日,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到潞王墓实地考察,4月3日,新乡市委书记李建昌、市长连维良带领该市党政领导班子到潞王墓现场办公,要求有关部门要介入,严格执法,小型水泥厂要控制,并陆续关停。潞王墓有这么高的文物价值,是新乡人民的骄傲,如果保护的好,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监狱方面也传来积极的消息:向新乡市人大、政协、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关于豫北监狱从潞王陵区搬迁的提请议案》后,又以豫北监狱3号文件的形式,向新乡市市委、市政府呈送了《河南省豫北监狱关于从潞王陵区搬迁的意见》。各方面历年挤压的矛盾、误解在不断化解,相关利好消息我在《河南商报》以《新乡市现场办公明确要求-----保护凤凰山 开发潞王墓》为题进行的报道。

商报“救救国宝潞王墓!”的呼吁,已经持续报道了进3个月,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更引起省市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初,时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长的贾连朝针对潞王墓现状批示:请新乡市政府切实采取措施,依法保护文物;请省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给与支持,并督促落实。随后,河南省司法厅厅长徐国红、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有仁在新乡市委书记、市长陪同在,到豫北监狱进行调研,并就豫北监狱搬迁,收回潞王次妃墓进行了商议,表示服从大局,时机成熟,立即搬迁。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4月9日以《副省长贾连朝批示 有关各方拿出措施----监狱搬走让位“潞王妃”》为题,给潞王墓系列报道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后,新乡市投资1.8亿元,搬迁了豫北监狱,关停了100多家采矿企业和7家水泥厂,还启动了以潞王陵和凤凰山为核心区的省级森林公园建设。

2006年,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潞王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园的扩展项目进入此名单。

(郭力,1970年出生,笔名宏承号,资深媒体人、策划专家。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2006年被新浪和《新世纪周刊》联合评选为月度人物。)

潞王陵(潞简王墓)攻略
河南新乡: 潞王陵6大谜团
河南新乡: 潞王陵6大谜团
河南新乡:潞王陵6大谜团:潞王墓建造为什么如此宏伟?其妃子墓的辉煌更在其上,神道上雕琢精细,栩栩如生的14对石兽有5对为全国独有,并难以进行动物分类,至今尚无名字,此乃谜之一。墓园内建筑石雕中以龙的浮雕最多,牌坊、陛石、白玉栏杆,华表等全为高浮雕龙图,整个陵园
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潞王陵位于新乡,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其为潞王墓或者潞王坟,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墓主人朱翊镠是朱元璋九世孙,万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陵园由神道、潞简王墓、次妃赵氏墓组成
新乡 探秘凤凰山 解读潞王陵
新乡 探秘凤凰山 解读潞王陵
新乡探秘凤凰山解读潞王陵:潞简王墓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郊凤凰山(系太行山余脉)南麓,依山据岭,四周泉壑幽深,其陵墓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万历皇帝在北京的定陵,被誉为中原定陵。潞简王墓由东墓区(潞王墓)、西墓区(次妃赵氏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