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武汉博物馆

2023-02-28       2635 浏览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先民以其勤劳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璀璨的精神宝库。为了准确、真实、直观地展示武汉城市文明史,使观众全面

了解武汉地方历史发展脉络、感受武汉厚重、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武汉博物馆举办了大型系列地方历史展览《武汉古代历史陈列》、《走向近代的武汉》和《历代文物珍藏陈列》、《古代陶瓷艺术陈列》、《馆藏近现代名家绘画展陈列》三个专题艺术展览。通过武汉历史陈列和专题艺术陈列这两扇穿越历史的窗口,武汉博物馆为观众展示了悠远、凝重、丰厚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瑰丽多姿、八方交融的江汉区域文化。

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遗址盘龙城,是研究武汉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其铭文经着名的金石学家罗福颐先生鉴定为在西晋时就失传的鲁诗。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重新被发现,尤显珍贵。玉器中,白玉双凤交颈壶,壶底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是从皇宫流散到民间的古玉精品。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1986年出土于黄陂滠口镇,是一件能

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窑青白瓜棱执壶,出土于武昌县湖泗窑遗址。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极为少见。书画中,文徵明的草书、仇英的《竹梧消夏图》、黄鼎的《黄陵庙图》、朱耷的《猫石图》等均为明清着名书画家的作品。

武汉博物馆在提高陈列形式的文化品位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力求使陈列效果在规范中求变、在变化中求新。每楼展厅都有明确的主题。一楼三个展厅:《历代文物珍藏》厅追求宁静雅致、寻古探幽的神秘风格;《古代陶瓷艺术》厅营造明朗、素雅、光洁的陶瓷艺术风格;《馆藏近现代名家绘画展》厅定位为淡雅、幽静、简洁的中国传统书画意境。二楼是武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设计者围绕着武汉独特的历史背景,在陈列手段上进行了艺术创造。《武汉古代历史陈列》和《走向近代的武汉》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巧妙地将历史文物、复原场景和数码技术结合,营造出真实、奇妙、梦幻般的历史与现实。此外,武汉博物馆还专门设有为观众服务的多媒体触摸屏与语音导览设备。在这里,观众能倾听到古老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受到心灵深处对传统文化和美的渴望和追求。

除了利用陈列展览的形式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外,武汉博物馆还十分重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武汉文博》杂志和“武汉博物馆网站”是武汉博物馆的两个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是武汉博物馆培养专业人才、普及文物知识、传播文博信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窗口,是人们探寻人文关怀、触摸中华文化底蕴的艺术殿堂,也是展示武汉博物馆厚积薄发、开拓视野、彰显风采、广交朋友的重要场所。

武汉博物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文物包括了青铜器、玉器、竹木牙雕、砚台、印章、鼻珐琅、陶瓷、书画等诸多门类的珍贵文物。现有藏品5万余件,展出各类精美文物2000余件。其中:既有清宫造办处的御制秘器、也有历代名家高手的杰作;有考古研究价值极高的出土文物,也有工艺精湛的传世珍品。

其中重要的藏品有:

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遗址盘龙城,是研究武汉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其铭文经着名的金石学家罗福颐先生� �

定为在西晋时就失传的鲁诗。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重新被发现,尤显珍贵。玉器中,白玉双凤交颈壶,壶底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是从皇宫流散到民间的古玉精品。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1986年出土于黄陂滠口镇,是一件能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窑青白瓜棱执壶,出土于武昌县湖泗窑遗址。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极为少见。书画中,文徵明的草书、仇英的《竹梧消夏图》、黄鼎的《黄陵庙图》、朱耷的《猫石图》等均为明清着名书画家的作品。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汉口青年路373号

类型:博物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7-85601720;027-85872318;027-85601377;027-65650603

官方网站:http://www.whmuseum.com.cn/

开放时间:

9:00—5:00(法定节假日不休息)每周五闭馆展厅维护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每天发放免费参观券3000张(上午2000张,下午1000张),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9:00—16:00。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写在前面的话

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转眼间,“阅•空间”栏目已经在“阅读武汉”走过了一年多的日子。我们分享过的那些与阅读相关的美好空间,为大家创造着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感谢屏幕前的你,陪我们一起珍藏那些由文字、空间和人情味构筑的暖心时光。

农历新年刚刚过去,和大家一样,“阅•空间”栏目也立了新的flag:

我们还将继续探寻这美好江城更多不同类型人文空间的力量与光芒。我们的愿景是,钻进这座城市饱满文化的细枝末节中,“阅读”充满特色与诗意的思想锚地,沐浴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暖意。

那些由思想的流动、交会与碰撞所聚落的风景,仍待你我一同感受和欣赏。

博物馆里存放的,是我们怦怦乱跳的好奇心。

——沈奇岚(作家,著名杂志撰稿人)

说起博物馆,很多朋友难免有些既定的刻板印象。例如:隔着厚厚玻璃放置的冷冰冰的展品,黑漆漆的黯淡光线,严肃到窒息的说教氛围,还有着远离日常的莫名距离感……

假如你还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武汉其实早就不乏各式各样、独树一帜的特色博物馆啦。不仅能把厚重的历史用新奇有趣又好玩的形式呈现,颜值还特别高,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大片,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在最近这一整年占据朋友圈C位的超人气博物馆——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汉阳月湖堤畔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第一眼给人的印象:emmmmmm,这艘方舟有点“钢”。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这座在原“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基础上扩建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是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作品,他是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设计者,也是重建 911 遗址的总规划师。借鉴中国古建筑的“飞檐翘角”,里伯斯金将博物馆设计成了一艘扬帆远航的钢铁方舟。

说起张之洞和他的汉阳铁厂,武汉伢们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这座耗时八年,凝聚了无数匠人、学者心血的博物馆,则打算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为大家讲述这个老人在武汉的故事:一座城、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一座博物馆,就这样出其不意地撞进你的心里。

博物馆地上地下共7层,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目前开放的是地上的四层。整个博物馆所呈现的简洁现代工业风,是武汉现有博物馆中少见的美学风格。建筑内部刻意为之的大片留白,黑白灰三种清冷主色调微妙精巧的搭配,光与影缥缈优雅的绚烂融合,加之悠久历史传承中迸发的灵感,让整座博物馆静静流淌着姣好的质感与绵绵不绝的吸引力。

我们从一楼开始看起。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走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尊张之洞晚年身着朝服的铜像,也是博物馆的首个拍照合影打卡点,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在此处拍下进入博物馆的第一张合影。

拾级而上,是一张巨幅张之洞生平年表,详细而清晰地记述了张之洞为国为民殚精竭力、奋斗不止的一生: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张之洞生于1837年9月,15岁就获得乡试头名举人,26岁殿试中得探花。26岁至44岁,任职翰林编修与外省学官。45岁从京城言官调任山西巡抚和两广总督。1889年至1907年,52岁的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开始了他十八载的督鄂生涯。70岁的高龄离开武汉回到中央任体仁阁大学士与军机大臣,两年之后他便与世长辞了。

二楼是寄存处,有透明玻璃格子封存的文创纪念品售卖。

真正精彩的展览集中在三楼和四楼。三楼是多功能活动厅,由阅览室、环形讲台、放映室以及展览空间组成。四楼则是主题展厅,全面展示张之洞在武汉的兴革之路。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神秘的黑色小铁环串成的线帘由屋顶伴着光束垂泄而下,内里通过空间和影像创造了一场虚拟的张之洞主题研讨会,视频里有五位武汉高校的知名历史学家和一位文史专家各抒己见。(此处可以说是最火的拍照点之一了,建议想拍照的朋友拿小本本记一下。)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沿路转下去,会看到张之洞于1898年撰写的《劝学篇》,这是他在湖北推行新政实践的思想总结,巧思处是黑白相间的书页可以翻动和旋转。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身边,往往是人才麋集,灿若繁星。这一点,在“张之洞的智库”这一部分巧妙地得到神还原,让我们用肉眼便能清晰遥望到那一个个敢为人先的精英们的名字。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博物馆的一间“小黑屋”里循环播放着“寻找张之洞”的影片。放映室借助影片的形式,通过爷爷和孙女两代人的视角,站在今天的城市里去寻找和重新认识张之洞及其对武汉的贡献与影响。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阅览室中,可以查阅各种研究张之洞的历史著作与文献,例如《张之洞全集》。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通往阅览室的小径呈阶梯状,两侧用LED屏的形式展示了张之洞生平涉猎过的中西学书单,令人惊叹之余回过神来发现的还是最简单的道路:思想的进步,伟业的诞生,全然离不开平日里勤奋的积累和学习。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三楼与四楼之间有一根圆形铁轨,上面刻着京汉铁路从前门到汉口的每一个站名,站名会依次亮起红光,红色光带穿梭一圈,有一声“咚”的响,站点亮起一圈所需时间,恰好是当年卢汉铁路(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全程运行时间的 1/60。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那些或消失或依然存在的地名、站名,裹挟着的恰是岁月的故事和老武汉人的情怀。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相对于其他“正经”博物馆,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的展品算不上多。除汉阳造枪支弹药、钱币银元、张之洞手迹等藏品外,最具特色的是汉阳铁厂的界碑和汉阳铁厂的投产纪念碑,这也是 “镇馆之宝”。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毛主席曾经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在内忧外患中推进革新,绝非易事。博物馆中取名为“一个改革者的孤独”的隐匿角落,正是为了致敬这位伟大而孤独的改革者而专门设立。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立架上的书,摘取了各界人士对张之洞的谩骂质疑。而坐在椅子上抬头看,是这样两段令人深深为之动容的文字:

“张之洞曾自述,'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作为清末的重要改革者,他始终处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之中,要面对来自朝廷、同僚,乃至整个社会的不理解、怀疑,甚至是攻击,他必须慎之又慎,拿捏好改革与守旧的分寸,否则不仅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而且他所秉持的改革理想也会付诸东流。

我们看历史人物,由于时间久远,往往能从远距离看到历史的脉络,所以可以轻易评价他的功与过,褒贬他的善与恶,但如果我们跟当事人一样,被困在历史的'此时此刻',又将如何抉择呢? ”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张之洞治理湖广近20年,这位出身清流派的封疆大吏,以一己之力推动武汉乃至湖广洋务,办企业,兴学堂,练陆军,使武汉成为国内瞩目的洋务重镇。张之洞成就了武汉,而武汉亦成就了张之洞。

关于张之洞与武汉的故事,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中隐藏的亮点和彩蛋还有很多很多,不能一一在文中详尽地描述出来,就等你过来打卡了解了。

延 伸 阅 读

武汉书架 | 张之洞:一个人成就一座城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地址

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与月琴路交汇处汉阳铁厂内

展馆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推荐路线:

地铁4号线至五里墩站沿江城大道往北步行约900米;

公交575路、579路、740路、801路至琴台大道龙灯堤站

武汉博物馆攻略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
阅•空间丨谁说逛博物馆最无聊?活捉一枚武汉博物馆界新晋网红:写在前面的话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转眼间,阅•空间栏目已经在阅读武汉走过了一年多的日子。我们分享过的那些与阅读相关的美好空间,为大家创造着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感谢屏幕前的你,陪我们一起珍藏那些由文字、
周边景点 更多>>
大余湾 大余湾
   1344
起义门 起义门
   3256
武汉植物园 武汉植物园
   2376
木兰草原 木兰草原
   3549
古琴台 古琴台
   3313
木兰湖 木兰湖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