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马棚官庄旅游区

2024-12-02       1439 浏览

马棚官庄旅游区位于莒南县城西北10公里,宋金时期因村内大量养马且马棚较多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著名作家刘知侠曾在此驻扎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名著《铁道游击队》,1944年村民自发捐建了抗日烈士纪念塔,现已被评为临沂市抗战文物。旅游区着力打造马棚官庄村史馆、刘知侠暨《铁道游击队》原创地纪念馆、山东抗日根据地宣传文教工作展馆等三个纪念馆,建设精品民宿等休闲度假设施。

莒南马棚官庄,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村落

在鲁南地区,提到《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可谓无人不晓。

多数朋友对《铁道游击队》的印象,都来自影视作品。而实际上,影视也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即作家刘知侠创作的小说《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笔名知侠,河南汲县人。1938年他入陕北抗大学习,1939年冬随抗大一分校东迁沂蒙山区,先后担任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文学队长、党支部书记,山东省文协《山东文化》副主编等职务。

18k1901v0bba2by68465.jpg

他创作的《铁道游击队》虽然在1954年才正式出版,但实际上小说的雏形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根据《临沂地区志》的记载:“刘知侠于1945年发表的中篇《铁道队》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描写了抗战初期在鲁南枣庄一带活动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实际上是后来他的著名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雏形。”

m48rjgge13izhki7ym8b.jpg

而创作《铁道队》的时候,刘知侠正身处沂蒙地区的一个村庄当中。这个村庄的名字名字叫做马棚官庄,现在地处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境内。

wx41iat3v12w8197r0y1.jpg

久仰其大名,前段时间,笔者跟朋友路过岭泉镇的时候,就专门到马棚官庄去参观了一下。

马棚官庄的名字中带个“马”字,相传建村由来也与“马”有关。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年间,邢,张姓相继迁此定居,在村前的大路旁搭一马棚,供行人歇脚,取名马棚官庄。还有一种说法是,因村内大量养马马棚较多而得名。不管是哪种说法准确,都与“马”很有渊源。因此,在马棚官庄村口,也能看到马的浮雕造型。

381jax80265axplbf7a8.jpg

740r583xht64r5q85k56.jpg

这个村庄有三百多户人家,村里的街道房屋相当整齐干净,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挺不错。在村庄东西大街的沿途,也能看到很多与《铁道游击队》相关的文化墙。

除了《铁道游击队》之外,马棚官庄村还有其他值得一书的红色事迹。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也是是著名的抗战堡垒村、支前模范村和文化中心村。史料记载:1943年1月,山东省文协驻马棚官庄期间,先后出版了《山东文化》《教师之友》《大众歌声》《戏剧杂耍》等刊物,促进了全县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1944年4月,为了纪念本村和周边村在抗战中牺牲的83名烈士,村民在村东自发捐建了莒南县首座抗日烈士纪念塔。1946年12月,马棚官庄村民踊跃支前,先后出动5批共110余人组成担架队。1947年2月始,该村党支书郭连余带领27名本村青壮子弟出征支前,第一次历时8个月,第二次历时3个月,转战南麻、临朐、诸城、孟良崮、盐城、阜宁等地,在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zd1oc8p9xc7d3600k04s.jpg

a6r62h56a50v0cq5y2es.jpg

ij6h2408yoe2nyu109vn.jpg

uxp78p0fa62p9au579sq.jpg

如今,在马棚官庄村东面有个红色文化广场,抗日烈士纪念塔、刘知侠创作纪念馆都在这里,观之令人肃然起敬。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的马棚官庄,延续了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根据史料记载,这里曾荣获莒南县社会主义教育试点村、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等称号,如今也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薪火相传,的确很值得自豪。

【来自头条.沂蒙人文志】

“齐鲁红都”一抹红——马棚官庄村

2dt6c67jhuc040ne8owx.jpg

“齐鲁红都”一抹红

z1pu1a76kcq466x87773.jpg

在被誉为“齐鲁红都”的莒南,有这样一个“红彤彤”的村庄:在革命战争年代,她是著名的抗战堡垒村、支前模范村和文化中心村;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她是全县社会主义教育试点村、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是全公社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面红旗;在如今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时期,她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是全镇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她,就是岭泉镇马棚官庄村。

红色文化浸润古老村落

8l50crkth8z0t16w1d4a.jpg

红色,浸透着鲜血;红色,飘扬着旗帜。1938年9月,鲁东南特委及其二支队组织民运工作干部到马棚官庄村宣传抗日,10月便在该村发展了第一名共产党员。1943年1月,山东省文协驻马棚官庄期间,先后出版了《山东文化》《教师之友》《大众歌声》《戏剧杂耍》等刊物,促进了全县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1943年夏,《山东文化》副主编刘知侠随抗大一分校实验剧团在此驻扎,并以纪实手法创作故事《铁道队》,后改写成风靡了一代人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觉醒的马棚官庄人铁心向党,青壮年参军参战、踊跃千里支前,儿童在村头站岗放哨,妇女为战士纺织做饭。为此,该村被誉为铜墙铁壁“小苏联”。同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宣传文教工作会议召开。1944年4月,为了纪念本村和周边村在抗战中牺牲的83名烈士,村民在村东自发捐建了莒南县首座抗日烈士纪念塔。1946年12月,马棚官庄村民踊跃支前,先后出动5批共110余人组成担架队。1947年2月始,该村党支部书记郭连余带领27名小伙子出征支前,第一次历时8个月,第二次历时3个月,转战南麻、临朐、诸城、孟良崮、盐城、阜宁等地。

从在马棚官庄发展第一名党员的星星之火,到抵御日寇的血雨腥风,再到解放战争的奋勇支前,马棚官庄人用信仰涵养忠诚,用理想战胜磨难,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红色故事。

红色基因滋养沂蒙精神

39svm4rtx8k0m75cc789.jpg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棚官庄人勇立潮头,一马当先,一度成为岭泉镇乃至莒南县的一面旗帜。1958年,该村成立了岭泉乡“灯塔”木业合作社,成为全县私营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的先进典型。1964年1月,该村作为全县社会主义教育试点村,率先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74年,该村成为岭泉公社第一个通电村,并建电灌站1处,修建薄壳渡槽300余米,成为岭泉公社农业大生产的红旗村。1988年1月,该村党支部书记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马棚官庄成为全县学习的榜样。1994年,该村被莒南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村,同年被县政府命名为民营经济专业村。

2000年至2014年,由于党建工作弱化,该村14年换了8任党支部书记,最多时一年就换了3位党支部书记。尽管村集体经济发展停滞,但由于该村红色底蕴深厚,民风依然淳朴,“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风气仍然延续至今。然而,接续传承着红色基因的马棚官庄人,决不允许自己心爱的家乡由“排头”跌至“排尾”。于是,2014年该村民主选举了“心中有党性、胸中有百姓、致富有韬略、办事唯公正”的全新的村“两委”领导班子,按下了马棚官庄村由“排尾”向“排头”进发的快进键。

红色传人迸发创业激情

z61238374f2g98830og0.jpg

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建设富美乡村”重任的村新一届“两委”领导班子不负众望,上任伊始便确定村“两委”6名成员每人解决一个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对村民反应最强烈的出行难问题,“两委”成员每人垫资2万元,首先对主要街道进行了整治。

2015年,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该村对抗日烈士纪念塔进行了修缮,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并建成了全县农村最大的抗日烈士纪念广场和乡村大舞台。

2016年,为解决空巢老人儿女的后顾之忧,该村建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有活动室、游乐室、棋牌室、休息室、卫生保健室。临沂市民政局先后两次在该村召开工作推进会。

2017年,马棚官庄抓住地处省政府旧址暨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抗日楷模村渊子崖这一红色旅游线中间位置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确定了“补齐基础短板、突出红色主题、沿河两岸打造”的总体规划,并紧锣密鼓地实施。仅半年多的时间,该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古改造了村23间旧厂房,建成了马棚官庄村史馆、刘知侠暨《铁道游击队》原创地纪念馆和山东抗日根据地宣传文教工作展馆;村内实现了路网、水网、电网、光网、排污网五网贯通,村外建成了环村道路和沿河慢道。红色记忆广场上,鲜红的党旗在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水景广场上,由废弃水塔改造的大风车,象征着人们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富裕生活。这一年,该村实现了从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转身,揽获了市县镇8项荣誉。

今年以来,马棚官庄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各级会议精神,全力开发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集采摘、垂钓、民宿为一体的乡村一日游,努力将马棚官庄建设成为集红色教育、生态宜居、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富美乡村。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马棚官庄,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站在亲水栈桥上看“风景”:红色记忆广场、水景广场、官府马棚、粮囤、林荫广场、休闲长廊,尽收眼底;龙马河穿村而过,饮马河绕村缓流,陡灌渠沿村南下,碧绿的水面泛着丝丝涟漪,波光潋滟,令人陶醉,目之所及,“物尽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 马棚官庄的灵气油然而生;三个红色教育展馆房屋外形雕龙画凤,古色古香,精美绝伦,这里不是豫园,胜似豫园;庄严的抗日烈士纪念广场、宽阔的乡村大舞台,使人们不禁联想起当年抗大一分校实验剧团在这里演出刘知侠创作的红色经典剧目的场景。这里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正在马棚官庄红色传人的不懈努力下一代代传承下去,传遍沂蒙,传遍山东,传遍全国。(陈洪静 孙烨)

j8bw2x96588qk5r1585x.jpg

素材来源:莒南宣传

马棚官庄旅游区攻略
莒南马棚官庄,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村落
莒南马棚官庄,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村落
莒南马棚官庄,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村落:在鲁南地区,提到《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可谓无人不晓。多数朋友对《铁道游击队》的印象,都来自影视作品。而实际上,影视也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即作家刘知侠创作的小说《铁道游击队》。刘知侠,笔名知侠,河南汲县人。1938年他入
“齐鲁红都”一抹红——马棚官庄村
“齐鲁红都”一抹红——马棚官庄村
齐鲁红都一抹红——马棚官庄村:齐鲁红都一抹红在被誉为齐鲁红都的莒南,有这样一个红彤彤的村庄:在革命战争年代,她是著名的抗战堡垒村、支前模范村和文化中心村;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她是全县社会主义教育试点村、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是全公社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面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