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应天塔

2024-09-03       689 浏览

在绍兴市解放南路塔山(飞来峰)之颠。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平面为六边形,7层,高37.91米。塔身用砖石砌成,内置缘梯,外檐、斗拱用木制,各层转角处砌圆柱倚撑,每层均有门通向走廊,走廊外设木制栏杆。塔身由底层向上逐层缩小,造型庄重,色彩协调。

据记载,塔在宝林寺内,始建于东晋末,久毁,宋乾德初复建,后又圯,明嘉靖间(1522至1566)再次重建,现塔上有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塔题记。塔于1985年重修。北宋名臣赵汴有《观宝林院塔隅成》诗:“宝山新塔冠山形,心匠经营不日成。突兀插天三百尺,庄严容佛一千名。下临泉窦灵鳗喜,上拂云端过雁惊。入境行人十余里,指浮图认越王城。”

塔山,在绍兴城南端,与龙山、蕺山鼎足而立,同为城中名山。历史上又名飞来山、宝林山、龟山。旧有巨人迹、锡杖痕、宝林寺、圣母阁、灵鳗井等古迹,山巅之应天塔奇秀兼有,揽登临之胜。越王句践曾在此修建“游台”,是我国最早见诸文字的天文台。

应天塔原系宝林禅寺之七级浮屠,始建于东晋,唐时改名应天塔,宋代重建,明喜靖续修,十拱飞檐,建筑雄伟,佛像碑雕备极精致。1910年被香火烧成空心塔。塔顶盖以铸铁覆盆,巍巍壮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山位于绍兴古城南部,穿过鲁迅街区古玩步行街,在解放路延安路口附近即是塔山公园。塔山又名飞来山、宝林山、怪山、龟山等。据《吴越春秋》载,范蠡所筑之城既成,“琅琊东武海中山一夕自来,故名怪山。”因此而得名怪山和飞来山,因形状如龟又得名龟山。南朝时,惠基法师在山上建宝林寺,故又名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因唐代将宝林寺改名为应天寺而得名。现名塔山,因有应天塔。塔山是绍兴古城内三座小山之一,因有较多的古迹而颇有身价。最近,绍兴市政府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拆除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恢复了东武亭,重修了清凉寺。为方便游人参观,有关部门还在整理环境的同时,修建了楼阁与长廊,形成了瀑布飞泄,林木苍翠,紧邻闹市而又不失幽静的休闲区。应天塔可登高望远,瞭望绍兴市内主要街道,尤其是观望城市南部及古城南郊的较佳选择。

据旧志记载,应天塔为晋末沙门昙彦与许洵两人同建。昙彦其声名不得而知,许洵则是响当当的人物。作为东晋名士,当年他随任会稽内史的父亲许?定居绍兴时,与王羲之、谢安、名僧支道林等素为友善并颇多交往,且参加过那次颇负盛名的兰亭聚会。令人遗憾的是当年塔尚未建成,许洵却因病亡故,工程因此耽搁了下来,后在岳阳王萧蔡师的参与下终于建成。塔成后百余年(公元473年),惠基法师在飞来山上建宝林寺,塔遂成寺内建筑。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宝林寺改名应天寺,塔亦随寺,改名应天塔。

与大多数名寺名塔所遭遇的命运一样,见证了近700余年历史沧桑的应天塔,亦经历了多次毁而重建的坎坷。应天塔大的毁而重建有两次,一次在北宋乾德初年(公元963年至公元968年),一次在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现存的应天塔便是嘉靖三年那次重建的遗物。作为越中著名胜迹,应天塔曾引来历代众多文人名士的登临咏赋。乾德初年重建后,著名政治家、北宋宰相王安石慕名登临并留下了《登飞来峰》的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为绍兴古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应天塔其实就是一把标杆和尺子,标志和丈量着绍兴这块土地历史文化的标高和厚度。

地址:绍兴� �越城区解放南路塔山(飞来峰)之颠

类型:古塔

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元

登塔: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