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二”革命纪念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一二”革命纪念地在内黄县城南20公里处的白条河园林场东,有一处为苍松翠柏所掩映的革命纪念碑亭,亭内耸立一通3.35米高的纪念碑,这便是《四·一二阵亡将士暨殉难同胞之公墓碑》,纪念公墓碑记载着1941年4月12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1.5万余人,对内黄沙区革命根据地抗日军民实施血腥大-的野蛮暴行。为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暨死难同胞,1942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党委率第二十、二十一专区各界,于“四·一二”一周年之际,在此处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并刻此石碑,建立公墓,以此作为“四·一二”革命纪念地,教育后人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励精图治,强我中华。这里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记者了解,6月19日,青岛市“四减四增”工作组来到崂山,对崂山区2018年度“四减四增”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考核。
崂山区汇报了2018年度“四减四增”工作实施情况;青岛市市评估组现场检查了档案材料、抽查了崂山生态环境分局、崂山公安分局查处在用柴油货车联合执法工作落实情况;并到水肥一体节水农业示范区--万里江茶博园、产业结构调整新动能项目--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
“四减四增”工作推进落实情况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工作有力
为保证我区“四减四增”工作强有力地推进落实,我区成立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工作领导小组,在现有的崂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体制下运行。按照管行业就管环保的原则,区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各自分管领域的“四减四增”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统筹推进全区“四减四增”工作。
设立“四减四增”专门工作组,由崂山生态环境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局、崂山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指定专门人员组成,根据后期工作情况酌情适时集中办公。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出台了《崂山区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先后5次对区“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及责任分工征求意见,并以区委、区政府崂办发[2019]7号文正式印发各单位。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或措施,将各项任务细化到行业、到企业、到岗位。工作组先后4次调度33个部门单位分别提报专项方案、方案进度、各部门联系人信息等有关工作落实情况,3次下发会议纪要,为强力推进我区“四减四增”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崂山区始终坚持科技、高效、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四新四化”项目库,储备项目119个,精心筛选65个重点项目纳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海信研发中心二期、中科曙光研发基地总部等6个项目纳入省新旧动能项目库。
在打造一批高新精产业的同时,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拟淘汰的落后设备工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以张村河沿岸“散乱污”企业作坊的排查取缔为重点,2018年以来,各职能部门共排查242家,取缔235家,整改7家。各街道开展多轮排查整治“回头看”,发现新增和问题“回潮”的散乱污企业495家,取缔485家,整改10家。同时将煤炭销售点列为全区范围内“散乱污”企业头号整治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执法集中行动。共排查发现散煤销售点64家,已全部取缔。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耗
崂山区着力推动清洁、无污染、可再生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培育了特锐德、海泰新光等7家新能源龙头骨干企业,年营业总收入20多亿元。我区已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列入2018年政府实事,进一步完善充电设施布局规划,打造全国首个以3公里为服务半径的充电服务网络示范区。持续推进农村社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2018年完成20个社区的电力改造或煤改气配套工程建设,约1万户农村家庭完成气代煤、电代煤等清洁取暖改造,压减煤碳使用3000吨。对暂不实施电、气改造的社区配送清洁兰炭替代散煤取暖。同时帮助企业及个人办理光伏发电备案项目44个。
在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基础上,制定《崂山区2018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行动方案》(青崂发改发〔2018〕7号),将上级下达我区的煤炭消费削减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企业。加强督导调度,分管副区长带队,对重点企业煤炭压减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召开2018年全区煤炭压减工作调度会,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做好重点行业、领域整治,相继开展落后煤电和违规建设煤电机组排查、燃煤锅炉与燃煤工业窑炉使用情况调查等。经过努力,我区顺利完成年度煤炭消费压减任务。
调整优化运输结构,严控柴油货车
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生态环保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区燃油公交车辆淘汰更新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型,积极协调市交通运输局、市运管局等部门,以公交、物流等领域为重点,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同时优化道路运输结构调整,提高运输集约化水平,引导崂山区居民采用新型出行模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018年,我区加大营运车辆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柴油货车污染,淘汰国二及以下老旧柴油货车,截止2018年底共淘汰重型营运柴油车128辆。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日常巡查、设点夜查、集中检查等形式,严查重型货车非法超限行为,严查施工运输车辆在运输中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现象,控制道路扬尘污染。2018年共计开展联合执法27次,查处超限超载25起。另外交通、环保、公安部门在重型柴油货车集中停放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与抽测。交通、公安、城管部门对辖区内9家水泥罐车运输企业100多辆车进行撒漏专项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0余份,现已全部整改完毕。
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崂山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我区分别出台了《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案》、《关于印发落实青岛市耕地质量提升规划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落实水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农业污染推进落实机构,明确了污染防治工作责任部门,保障了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针对我区以茶叶、樱桃等果品种植为主,茶果农数量较少的实际,我区制定了《茶果农万人培训工作方案》,对茶果农进行了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肥料、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培训,发放《崂山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崂山樱桃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等资料共10000余册,培训茶果农1万余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余人,大大提升了茶果农保护生产环境、科学使用投入品的思想意识。
在万里江茶博园260亩茶园建立了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示范区,安装两套独立的以色列进口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将肥、水融合直接输送到茶树的根域土壤,定点、定量、均匀地施入茶树根际吸收部位,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肥在土壤中的输送距离,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我区继续开展“三项直补”政策。每年安排800余万元资金,用于农药、肥料、苗种直补。由街道采购低毒高效的农药、肥料,统一免费发放给茶农,逐步压缩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高生物农药及有机肥的使用比例,推广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崂山茶品质,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大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相关链接:
下一步工作计划
进一步增强抓工作落实的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正确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时代特征,自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以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精神抓好“四减四增”工作落实。
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和资金扶持。加强规划引导和行业准入规范管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降低产能改造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增强企业和居民落实“四减四增”工作的获得感。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载体,深入宣传“四减四增”的重大意义、重大政策、重大行动、重大工程,及时报道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四减四增”的积极性。
近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协办的“天府十大文化地标”颁奖典礼在南充举行。历时八个月评选出的“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隆重揭榜,旺苍·中国红军城榜上有名。
旺苍·中国红军城位于旺苍县城所在地东河镇境内,红军城遗址街道总长1300余米,宽约4.5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由“三街两巷”(文昌街、龙潭街、王庙街、何家巷、木市巷)组成。
红军城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首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在这里运筹帷幄,挥师作战,指挥了“广昭”“陕南”“西渡嘉陵江”等战役。目前现存有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等川陕苏区40多个党政军主要领导机关遗址,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遗址点最多的红军遗址群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军队历史上“三个建制之最”的诞生地。同时,这里错落分布着上百处四合院民居,基本保持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不变,还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末川北历史文化古城,拥有浓郁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美丽山水生态城。
旺苍·中国红军城遗址群自1992年开始先后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旺苍红军城被列为四川省36个经典红色旅游区。2006年被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确定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是四川省三大红色旅游板块之一的“川陕苏区”旅游板块、“川陕苏区精品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红军王定国题字“中国红军城”,并于去年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来源:广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