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元妙观

2024-08-28       866 浏览

古老的汉阳,名胜古迹遍布。在这众多的胜迹之中,有一处“曲径通幽”之地,便是格局独具匠心的元妙观。明都御史吴廷用曾游此观作诗云:

玄妙仙宫汉水边,参差台阁翠微连。

濒临北斗腾丹气,下瞰南溟霭碧烟。

缥缈凤麟环太乙,森严龙虎秘真铨。

长生欲访安期决,云散瑶空月满川。

元妙观创建以来的一千多年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始建时在汉阳县治东边,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当地官府委托中妙真人叶靖庵重新修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初年,赵廷兰任县令时,该观移至城西。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楚昭王有疾”,官府“大修境内名地”。此间,元妙观在荆州江陵副都纪王智明羽士主持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扩建与修葺,从此“殿庑门阁皆精丽”,曾一度为“有司岁时程延之所”,汉阳府管理道教事务的地方衙门“道纪司”设置于观内,著名道士韩明善曾在道纪司任职。知府刘汝松更是元妙观的常客,在一次醉酒之后当即挥豪作诗:

为访谈玄处,岩扉碧藓重。

雨篱深薜荔,露井落芙蓉。

醒酒常凭石,开云独种松。

晚登龙胜绝,江上有青峰。

据史料载,元妙观是武汉地区道教开山最早的一座十方丛林。土生土长的我国道教祠宇,一般规模宏大的都经帝王敕额命名,也正由于帝王的青睐敕额,元妙观随着帝王的更迭曾经三易其名。967年(宋乾德五年)王修创立道观后的13年,宋睦宗赐名“天庆”。1312年(元皇庆元年),令改“玄妙”。清康熙年间,又因避讳康熙帝名(玄烨),更名为“元妙”。难怪出家于元妙观30多载的宗胜道人感慨道:“出家人虽心在方外,但身躯、宫观却离不开方内。”

元妙观的建筑形式在武汉地区的道教宫观中是别开生面的。从龟山之巅俯视,整座观宇平面呈葫芦形,九宫八卦的格局令你如痴如迷,九宫八面,八卦九角,第一宫的设置,每一面的布局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有一个神秘的传说。第一宫是红墙碧瓦的灵官殿,内供奉道教0大神“王灵官”。他是宋徽宗十分崇敬的林灵素之弟子,因为人耿直,道教请其镇守山门。除此之外,还供养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方之神,按金木水火土五方形排列,取“生天生地更生仙,生人生物渐渐擎,生生不已”之意。象征长生根本,以壮威仪。第二宫三清殿,供奉玉清、上清、太清神像,取“老子一气化三清”之意。“三清”为道教至高无上之尊神,即道教最早崇拜的所谓“先天地而生,无世不存”的太上老君、道经中第一级中位尊神“元始天尊”和太上道君“灵宝尊”。第三宫和第四宫是与三清殿并列的邱祖殿和吕祖殿。邱祖殿供奉长春真人邱处机,吕祖殿供奉道教北五祖之一的纯阳帝君吕洞宾。世传他曾足登黄鹄矶(蛇山)留下了“黄鹤楼头留 圣迹,玉清殿内炼丹砂”诗句。第五宫是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与之并列的是第六宫雷祖殿和第七宫文昌殿。雷祖殿供奉司理风雷电的雷公电母,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三重大殿后是第八宫三官殿和第九宫大士阁。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道教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殿房脊雕有天龙,成盘旋状。大士阁供奉慈航道人。

元妙观内林木成行,风景宜人。大殿后有一颗百年榆树,树下葬有开山祖师通灵道长王修。为此,明朝诗人赵弼曾伫立榆树下吟诗赞颂元妙仙宫的夺目光彩:

崔嵬楼阁倚晴宫,昔有真人伏虎龙。

一点红尘飞不到,丹房常被白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