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府城隍庙(又名威灵公庙),为安阳市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好的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彰德府志》载:彰德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至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之间,历经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嘉庆十三年等朝代多次修葺。1933年城隍殿被毁,戏楼、牌楼八字墙改建店铺,辟为市场。1982年安阳市政府拨专款历时七年恢复原貌。现彰德府城隍庙座北朝南,占地面积近10000㎡,建筑面积3000㎡,待恢复六殿等再建面积3000㎡。
该庙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鼓楼东街六号,地处老城中心。布局为五进院落,每院以大殿为主体,配有左右对称的廊房或配房,前院有牌楼、照壁、判池,中轴线上五座大殿。该庙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殿堂造型及大部分建筑构件多属明初,整体结构凸显明、清时代的建筑特征。
彰德府城隍庙作为豫北地区城隍文化的代表,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和建筑礼制制度以及北方明清时期建筑造型演变,皆具有较高的科学和历史研究价值。
安阳民俗博物馆位于文峰区鼓楼东街六号,彰德府城隍庙内。成立于1989年,占地面积近10000㎡,建筑面积3000㎡。现有六个展厅,除陈列民俗文物和传统的民间艺术精品外,也作为文化宣传阵地在这里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安阳民俗博物馆是河南省唯一的市级民间艺术专题博物馆、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征集研究工作,常年举办举行民间艺术的陈展及表演。
作为集研究、开发、陈列为一体的文化窗口单位,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安阳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安阳民俗博物馆与彰德府城隍庙共同拥有着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共同继承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并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