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游走过国内不少古镇,但一座古镇,从建立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的,算是少见的古镇。它的名字叫“河下古镇”。
人们常说,平淡的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那么河下古镇,确实也算“白开水”之一。因为它至今还保留着老街坊、石板路,没有商业氛围,除了祖祖辈辈居住于此的居民,便只有柴米油盐的市井生活。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的淮安区,古邗沟入淮处的末端。“河下”这个地名,不知是否因此而来。大约在公元前的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以便从水路北上攻打齐国。自那个时代起,第一代先民,便在河下扎了根。
大凡在古代,一个小镇,或一个村落,想要兴旺,必定要依傍水运便利的河流,河下也不列外。到了隋朝,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借道夫差当年开凿的邗沟,再度把河下这座临河小镇推向了辉煌。直到清代,河下先后被誉为“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淮扬菜起源地”。明清两代,河下先后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其繁荣可见一斑。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便是河下人。公元1504年,吴承恩诞生于河下古镇打铜巷巷尾的一个小商户人家。吴承恩自幼聪慧,但一生坎坷,他中年丧子,老来丧偶,虽博学多才,但直到晚年才被朝廷封了个八品小官。大约在嘉庆37年,吴承恩再度返回家乡河下,一人独自在老家精心修改《西游记》的篇章,终于在河下创作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
现今的河下古镇,是由一条长约5公里的石板街组成,它由里运河堤、当年乾隆皇帝登岸的“御码头”铺起,似一条石阵,横贯于古镇的当中。围着石板街,分别建有各式民宅,其中70%是清朝至民国所建的砖木结构建筑,且大部分建筑内都有原住民居住生活。东家做的饭菜,隔着石板街的老远,都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没有人统计过这条石板街到底用了多少块黄石铺就,但几乎每条黄石都是长1米,宽0.5米。由于数百年的时间变迁,人踩车行,石板的表面已经被磨的相当光滑,有的石板甚至已被车轱辘碾出了痕迹。
淮安地区属于里下河平原,没有山,河下古镇的这些石板到底从何而来?坊间传说,当初曾有大量的盐商居住于河下,盐商们靠贩盐了钱,为了报答四方邻居,利用贩盐的空船,从外地采购回来大量的条石,回来铺在自家的周边,供邻居出行便利。这样,你铺一段,他接一段,直到现今人们看到的石板街。据考证,整个石板街的最后完成大约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间,因为乾隆皇帝要来河下镇了。
乾隆也算是历史上的“大旅行家”,几乎每个有名一些的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河下也是如此。在古镇石板街的中段,有一家经营淮扬菜的小店,据说小店兴“赌食”,进店的客人,只要赌胜,便可免费吃大餐。当然,这样的赌,大多以文字形式出现。当此事传到乾隆的耳中,岂有不去的理由?
一日,乾隆自小镇的“御码头”弃舟登岸,携号称“天下第一文旦”的大学士纪晓岚,踱步石板街,信心满满地来到了小店。才进门,一位小姑娘便随口出了个上联,让君臣两人应对。这上联为“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此联一出,竟让君臣二人目瞪口呆,因为上联把人物、地名、大小、上下、东西、南北全囊括进去了,这还让人怎么对下联。泱泱不快的君臣二人,只得自掏腰包,买单吃饭。事后,因佩服那位出上联的小姑娘,乾隆遂赐名这家小店为“文楼”。如今的“文楼”,依旧把那条上联挂在在院子里,供游人赏析。
说到“文楼”,不得不提及淮扬的明点“蟹黄灌汤包”,那可算得上淮扬一绝。“文楼”的汤包全部为汤汁制作而成,是名副其实的汤包。它包大皮薄,可以在不借着灯光而看透整个汤包,十分鲜美。现今“文楼”的汤包制作师傅,也是祖传的绝技,一般加工汤包的工艺还对外保密着。
整个河下的石板街,其实并不是一条单一的街道,它涵盖了估衣街、干鱼巷等22条街、91条小巷,形成一处庞大的市井网。从主干道上,可以横穿进任何一条小街小巷,可以见到大大小小木门,朝着街巷或敞开、或半掩、或紧闭。当然全部的小街小巷依然用石板铺成,纵横交错于主道两旁。
河下古镇的石板街上,除了巷口有几家做“茶馓”的小店,几乎见不到其他商铺。“茶馓”也为淮安当地的土特产,已有百年的历史了,“鲜不过杂碎,香不过茶馓”,是老淮安人念念不忘的美食。这种用面粉油炸制作的食物,因香软可口易消化,从前也是女人做“月子”时的必备食物。
在河下古镇,曾有一幢最高的建筑——二层楼的“踞花楼”,它位于现今的吴鞠通中医纪念馆之内。吴鞠通,我国清代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河下人,现今的纪念馆,便是吴氏后人的宅邸改建而成。“锯花楼”位于纪念馆的后院,是当初整个河下地区最高的建筑。“园林可以无山,人家不能无楼”,所谓登高望远,便是河下古镇大户人家之建筑风范。
运河时代,河下古镇达到了发展的鼎盛。随着运河船运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河下,也如同一位历史的“弃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像许多人情愿去逛热闹的商场,也不愿去一趟落寞的老街一样,河下,变得越来越冷清。到是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外地人,会前往河下古镇,追忆那曾经的风雨、曾经的历史。
并不是每个古镇都需要商业开发的,也不希望每个古镇都是游人如织的场景。我喜欢现今的河下,安适、恬静,走在石板街,能听到自己踏步的回声,能任凭午后的阳光,把自己的身影,在石板路上拉得很长很长。
小贴士: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
门票:免费
交通:乘有轨电车河下站下车,或坐里运河游船至河下“御码头”
更多与河下古镇,风雨石板路走了两千年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