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214国道从盐井乡穿过。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同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专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有的人文景观。盐井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是云南入藏的门户,现有滇藏公路纵贯境内,北接川藏公路。是西藏到沿海的最近路线。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中有中岩曲河。
盐井历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时候就有盐田,传说在朵康六岗当中,芒康岗是产食盐的岗,所以很出名。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和纳西王羌巴争夺盐井食盐而发生的交战,叫“羌岭之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了羌巴,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王的儿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纳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萨尔王的纳西大臣,盐田给了纳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制盐生产方式。
盐井所产之盐还有些独特之处,如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天,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洪水季节,卤井将被淹没掩埋。昌都地区准备将其列为受到保护的“盐井盐田博物馆”。
盐井自古就有产盐的历史,而盐田又成为这里独有的一道人造景观。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们身背圆柱形的木桶,将卤水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工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经过一天日头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了。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盐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走在崎岖险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劳作,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创造着世界上独特的景观。
千年制盐地道的传统工艺,一直沿袭至今。真是神奇!
欣赏醉美乡村,唯美景色,了解生你、养你的故土,还有关注乡村的经济发展、生态农业,乡村的生态环境—带您欣赏——芒康盐井: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
再不疯狂就老了,敬请关注微信weimeicountry(唯美乡村)获取最新乡村信息。怎么走?吃什么?怎么住?玩什么?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一切尽在掌握!
更多与芒康盐井: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