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
(视频 建议点开后横屏观看)
“冈底斯“是藏语“གངས་ཏེ་སེ།”的汉文音译
“冈底斯“单独念诵时专指
“冈仁波齐”“ གངས་རིན་པོ་ཆེ། ”
加上“山脉”二字后才指称“冈底斯山脉”
冈底斯山脉与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
“冈(Gang)”或者“康(Kang)”这个读音
源自藏语中“雪峰、山峰、雪山”的发音
“底斯(Ti-se)”这个读音据传源自古象雄语
是“水源峰或河源峰”的发音
冈底斯山在藏语中通常被称为“底斯”“ཏེ་སེ”
至少在苯教时期这一称谓属于主流
加上“冈”是一种互文和强调
雨后在霍尔乡见到的神山倒影
“冈仁波齐”是藏族人民对“冈底斯”的尊称
“仁波切” རིན་པོ་ཆེ།本意是“转世者”
这一藏传佛教称谓
在三世噶玛巴后才得以普及
世俗化地理解即为“珍宝”
人中珍宝俗称“活佛”
“活佛”在世间不可谓不多
但山中珍宝则专指“冈仁波齐”
除此再无一座神山能获此殊荣
近距离仰望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的正确发音应该是
“冈”字之后稍有停顿再念出“仁波齐”三字
这种称谓其实代表了藏族人民
对这座“雪山大神”
数千年来人格化和神格化的过程
卫星地图视角下的塔钦与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这四个汉字
曾经有过争执
到底应该用“岗”还是“冈”
用“齐”或者用“切”
其实都是正确答案
的音译上这些字都没有对错
只有习惯 是的
有一种习惯叫习惯用这几个字
拉昴错与神山
在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印梵语言中
“冈底斯”另有其名为“kailash”
这个英语词汇转写于梵语“kailasa”一词
本意为“水晶”引伸为“水晶峰”
专指“Mount Kailash(凯拉什峰)”
Kailash 就是传说中“湿婆的天堂”
冈仁波齐峰的南侧是印度教者的正面
神山万千
缘何冈底斯一山独美成为了
印度教、佛教、苯教以及耆那教
共同认可的世界中心
源于印度教早期“沙门思想”的佛教
通常将世界认知为一座顶天立地的须弥山
是信众们一生所渴求的脱离轮回的天堂
真实并活着的宗教史
就是一部神佛与现实“对应”的历史
而“对应”的结果则是
“圣地、圣人、圣徒”
在众多须弥山与现实相对应的名单中
冈底斯以其天然曼陀罗式山川布局
以及具备
超长距离艰苦跋涉的地理位置优势
加上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圣湖所构成的
神圣威严的“冈错”
即神山圣湖与之对应的地形
经过数千年宗教文化的熏染
最终赢得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冈仁波齐(多层纸墨叠加)侯晓辉
“艺术家侯晓辉在一张纸上涂画,撕出任意形状,再粘覆上一张纸涂画,再撕……不断堆砌,在自然选择与人为选择的双重作用下,创造出一层一层的、形似年轮状的肌理感,又用冲突的色彩激荡出时空,将冈仁波齐这座矗立世界之巅的宏伟圣山,用东与西、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多条线索交织,让作品打破时间的局限,发掘传统的当代性,唤醒主体感悟万物的自觉意识,成就了这幅作品。”
冈仁波齐峰体上巨大的雍仲符号
无不具象的表述着
连通人间和天堂的阶梯在此耸立
冈仁波齐局部
世界中心就是大地之脐
世界之轴和通天之地
基于冈仁波齐区域的现实空间结构
佛教以曼陀罗、须弥山
大千和小千世界等理论
实现了想象和现实世界的对应
冷峻的冈底斯山脉
暮色降临冈仁波齐高天流云
冈仁波齐神山对于朝圣者而言
具备宗教实用功能意义
印度史诗中记载
魔界之王曾亲往冈仁波齐
向众神之神湿婆顶礼赎罪
先后斩己九头以示诚意
财宝之王也曾携众来此
将夜叉国财富王城阿闍拉建于神山脚下
由此区域流出的孔雀河与恒河相汇处
还诞生了印度圣城阿约提亚城
吉乌寺与冈仁波齐
如此各种荣光
无一不说明这座伟大山峰的奇迹之处
对于印度教信众而言
如果能够亲临冈仁波齐峰北壁冰川顶部
一吻代表湿婆神之足踵的岩石
哪怕当即死去也在所不惜
冈仁波齐南侧 湿婆居住地
冈仁波齐还是证道之地
历史上无数高僧大德和苦修者
都是在此获得无上的智慧
在耆那教大雄教祖证道修行
以及藏传佛教派竹巴噶举
和直贡噶举兴盛时期
这里曾汇集数万苦修僧
置生死于不顾而证悟无上大道
冈底斯山尤其是冈仁波齐
犹如汉地人心目中的昆仑山一样
是世界最神圣的山
朝圣途中的普姆
人们对其虔诚膜拜历数千年而不衰
冈仁波齐在一些苯教寺院还被“拟人化”
在苯教寺院热拉雍仲林寺的壁画中
冈仁波齐为一黄肤头戴精美头冠的美男子
骑绿鬃雪狮,遨游在云端之上
藏区著名的山神念青唐拉山神
达果雪山山神、卡瓦格博山神
都作为它的伴神紧随其下
雪后冈仁波齐
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
冈仁波齐主要被作为胜乐金刚的圣地
同时还跟其它佛 、菩萨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
而跟冈仁波齐关系最密切的
还是藏传佛教中的噶举派
犹如宫殿般的山体
在冈仁波齐还有一场著名的故事
是米拉日巴和苯教法师那若本琼斗法的故事
米拉日巴 壁画
12世纪竹巴嘎举高僧郭仓巴
开辟了冈仁波齐的转山路
为噶举派在冈底斯山的修习和发展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的冈仁波齐外转路线
就是那时初步定型的
月光下正北的王者 冈仁波齐
在日本僧人河口慧海的《西藏秘行》一书中
曾经记载了一百年前
冈仁波齐的至尊形象
他看到强盗卡姆的亲戚
面对冈仁波齐的忏悔
“啊!冈仁波齐峰呀
释迦牟尼呀 三世十万的诸佛菩萨呀!
我过去杀过几个人
抢过很多的钱
夺过别人的妻子
和他人吵架打过人
做过很多罪恶的事情
我在这里忏悔
我的罪过从此就没有了
今后 我杀人、抢财物、夺人妻、打人的罪恶
现在都在这个坡上进行忏悔吧!”
举家朝圣的人们
冈仁波齐更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雪山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冰川融化后的雪水汩汩流淌
沿着神秘的脉络汇聚、分散、融合
恰好形成了四大圣河
佛塔与神山
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和马泉河
马泉河为雅鲁藏布江之源
孔雀河是恒河之源
象泉河、狮泉河则是印度河之源
南亚三条伟大的河流
养育了南亚广袤土地上的人民
孕育出河流两岸的灿烂的古代文明
于十三金塔处回望那木那尼和圣湖
更神奇的还有
这四条大河自冈仁波齐出发
向不同的方向流经不同的地域
奔腾万里后
重又回到同一个归宿 印度洋
于无形中 冥冥中向世人昭示着
千山之宗与万水之源
冈仁波齐南侧日落
自冈仁波齐南侧冰川流出的融水
南侧冰川融水
冈仁波齐北侧冰川局部
冈仁波齐冰川稀有物种 普兰翠雀花
冈仁波齐与冰川
人类对高山一直有着极其高级的
情愫和崇敬
用人格化的语言描述冈仁波齐
更是应了这一句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月光下
满月与冈仁波齐
星河灿烂的夜里
转山途中
月光照射四方 一如凯拉斯山之光辉
—马鸣菩萨
雨后出现的冈仁波齐倒影
对于马年转神山的传统 犹如“授记”
转满十三圈就能消解所犯的罪孽
求得灵魂解脱的说法源自于一个故事
在转山路上翻过最高的卓玛拉山口后
有一个碧绿翠玉的小湖
那是托吉措 慈悲之湖
是空行母沐浴池
托吉措
相传
有位康区妇女背着孩子转山刚翻过卓玛拉时
口渴难忍 发现山口下方有处湖水
于是她去到湖边饮水
她跪在湖边喝水时背上皮袍里的小孩
不小心掉进了湖里淹死了
万分悲伤的她为忏悔杀子之过
连续顺转神山13圈
之后盖障已净 化身为空行母
并在岩石留下手足印痕
从此人们以转神山13圈
为转山标准的习俗流传至今
哲热普寺
冈仁波齐冰川局部
在更深层次上
对马年转一圈神山等于平时13圈
有另一种解读
在佛教中 12是一个特殊的数字
12因缘也称12缘起支
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是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
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12个环节
因果相随 三世相续而无间断
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
而不能得以出离
从塔钦出发前往哲热普寺示意图
从哲热普寺到尊最普寺的路线示意图
转山本身就是朝圣
这是带着功德心进行的宗教行为
马年转山功德大
则是相信佛祖特有的加持力
当然 13也是西藏苯教最为吉祥的数字之一
本身转的一圈加上12 即为13圈
这也算是远古苯教在现实中的遗存吧
虽然转山要经高海拔地区缺氧、呼吸困难、肌肉酸痛
嘴唇干裂、 皮肤晒伤等等艰辛
但在朝山路上
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人间真情
朝圣的人往往以家庭为单位
人们在那种强大而又无形的精神引导下
最大限度、最充分地
释放着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
在那里 存在的世俗没有向罪恶倾斜
身处络绎不绝转山信徒之中
脚踏着千百年来无数转山者的足迹
将自已融入一个转动的世界中
这世界带着天地玄黄的独特气场
朝圣的人
接踵而至的信徒们
有身着长袍的僧侣
有步履蹒跚的老人 玩耍的孩子
大步流星的牧民 或是害羞的少女
包括骑着马在朝圣路上的印度人
他们的表情看上去都祥和且淡定
那是信仰的力量
那是对现实和来生的“无所畏惧”
路旁小憩的转山少女
在内转的道路上
在亚洲乃至世界最神圣的山峰
冈仁波齐古老的朝圣路线进行徒步环游
去翻越一个海拔5630m的山口
这条路线是对意志和心灵真正的检验
阳光洒在因揭陀山顶时
冈仁波齐的转山环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朝圣路线之一。在佛教传播以前,这里就已经成为了宗教圣地,在这里的徒步体验奇妙地融合了在藏区任何地方旅行所能蕴含的精神、文化以及物理距离方面的意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它会有日益增长的吸引力。
外转神山
依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要求
一般情况下需要1-3天时间
日出时分结冻的小溪
冈仁波齐的转山路线不算复杂
开始时穿过一片旷野
接着来到宽阔的河谷
翻越过海拔5630m的卓玛拉山口
再下降至另一个河谷地带
最后还是穿过最初的旷野回到起点
这是直截了当 很完美的一个自然循环
冈仁波齐转山示意图
冈仁波齐适宜徒步的季节
从5月中旬到10月中旬
不过旅行者最好对变幻无常的天气
有所准备
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
卓玛拉山口的雪都可能不期而至
夜间温度通常在零度以下
从11月初到次年4月初
山口往往被冰雪所覆盖
色龙寺附近见到的冈仁波齐
转山路线正变得越来越大众化
尤其是在萨嘎达瓦节
和印度香客朝圣旺季
沿途四处充斥着帐篷小卖部
完全不必担心给养问题
快速轻装的转山群众
计划踏上这段52km的徒步旅行前
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
围绕亚洲最重要的神山
是以一个佛教徒的方式去转山
还是以一个印度教徒的方式去朝圣
佛教和印度教徒按顺时针方向行走
苯教信徒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或者就是想去看看
试着通过这一路漫长艰辛的付出
获取一些本质的答案
内转道上见到的冈仁波齐
如果你信仰藏传佛教
可能会计划只用一天时间
来完成整个艰苦的行程
达成壮举需要黎明前就出发
在深夜才能回到塔尔钦
印度教徒都得忍受一种
以冰冷的玛旁雍错(神湖)之水浸泡的仪式
最清澈最透亮的永远不败胜利之湖 玛旁雍错
他们一般三天转完
晚上住在哲热普寺和仲哲普寺旁边
那里有专们为他们搭建的帐篷
更长的行程
可以去到山峰的每一面去看看
比如游览冈仁波齐的北坡
我就是这么干的
除了转山
我真的很想看一看不同角度的冈仁波齐
2014年马年转山内转途中
努力向卓玛拉山口奋力攀登的人们
有些非常虔诚的藏族同胞们
会以磕等身长头
这种非常困难的方式完成全程
那样的一圈下来需要大约3周
他们需要穿戴护膝和厚厚的手套
转山路上磕等身长头的人
人们认为
转一圈能洗净一生的罪孽
是否洗净可以验证
在攀向卓玛拉山口的罪恶检验石处
便是检验之门
不过藏族同胞们认为
3圈是一个更为完满的起始点
13圈是最起码的要求
只有转够了13圈才能被允许
进入更高级别的路线修行
比如翻越康珠桑拉姆拉山口的捷径
或者到达神山南坡的内转经道(囊廓)
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转够108圈
可以立即涅槃成佛
所有前生后世的罪恶全都一笔勾销
藏历马年转山的效果亦是如此
在西南侧远眺冈仁波齐
内转神山
就是围绕冈仁波齐南侧
因揭陀山的小环山路线
内转冈仁波齐示卫星地图
内转途中
仰望因揭陀山
佛教传说这里的山川草木皆有佛性
因揭陀山代表了16尊者之首
其周围的山水景观
象征诸罗汉、菩提、声闻和独觉等
江扎寺、色龙寺和13金塔
是内转路上最主要的3大宗教景观
具体说到神山内转线路
挂经幡的地方就是直贡十三金塔处
在十三金塔处
偶遇结伴朝圣的人们
这里的海拨高度已经接近6000米
转山的人们需要从图中经幡位置横穿到东侧的山梁
内转的最高点是直贡十三金塔处
那是在冈仁波齐岩壁上的一个凹槽
从卫星地图上看
有两座大山酷似起航的大船
一前一后从冈仁波齐开出
内转途中
内转最高点可以近距离观察冈仁波齐北侧冰川
江扎寺和色龙寺分别位于
前面“大船”的东西两侧
而后面的大船就是内转的核心
因揭陀山
源自神山的两条河流
在两座大山的东西两侧流淌
在前面的“大船”下面汇合后
流经塔尔钦 奔向圣湖
内转全程近40公里
海拨最高处近6000米
攀登难度比外转高
中途没有补给点
必需一天内来回
直贡十三金塔
从西南侧眺望冈仁波齐
冬季的冈仁波齐与拉昴错
从吉乌寺望向神山
在深秋季节里的神山
日出时冈仁波齐另一侧
人们留在十三金塔的随身物品
内转上坡路段
人们将经幡挂在了因揭陀的山梁上
绕过因揭陀后越来越靠近冈仁波齐
在直贡金塔处眼前的因揭陀山和远处的拉昴错
神山转毕还需要最后一道工序
前往芝达布日寺转经并洗浴温泉
藏族同胞们认为
这样转完冈仁波齐才是圆满
去那里要从塔钦出发
经门士向南
前往芝达布日寺(莲花生寺)示意图
芝达布日寺转经示意图
芝达布日寺(扎布日)
自芝达布日寺(扎不日)往西14km
就是著名的苯教寺庙古如甲寺
从那里再往象泉河上游约10km
就是古象雄王国的遗址区
就是传说中的象雄王国都城穹隆银城
我个人觉得也可以去了这里后
再回到玛旁雍错
在那里有一处野温泉
当我们站在温暖的湖水中回望
正北的王者 冈仁波齐
就在前方
在玛旁雍错旁边的野温泉中
粉色的云彩出现在冈仁波齐的山顶
虔诚朝圣的人
转山路途中的回望
在日暮时分
千百年来朝圣的香客们
以血肉之躯匍匐着
践行着通往信仰的道路
在滚滚红尘中
只要纷纭众生心中有念
冈仁波齐就永远神圣
当我们回望来路时
当巨大的慰藉降临时
我们有何理由去拒绝
来自冈底斯的诱惑?
本期视频特别鸣谢
刘蜀雯(小蚊子)
一个优秀的90后女航拍摄影师
她绝对是唯一一个曾经飞遍过西藏74个县的人
冈仁波齐转山途中 工作照
本文参考文献
[1]《冈仁波齐》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2016年5月第一版 卡布 编
[2]《冈仁波齐》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2016年5月第一版范久辉 《神山之王冈仁波齐》
[3]《冈仁波齐》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2016年5月第一版《冈仁波齐转山之详尽攻略》沉烟 罗浩
本文视频剪辑 叶二娃
本文地图示意图制作 易小琳
本文卫星地图制作 尕玛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