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一座因战火而埋葬的故城——交河故城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武功镇旗花面
2023-12-27
选用精粉制作,面条细而长,以大肉、鸡肉婉汤,蛋饼、黄花、葱白为佐料,酸味出头,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传统食品是一种当地群众非常喜欢的面食,也叫一口香或起花面。一般用来招待贵客的,主要以优质面粉制作的面条为主料,汤料是以高汤辅以其
鹤庆吹肝
2023-12-22
鹤庆吹肝:滇西北各民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常采用的猪肝做法。而大理鹤庆人则将新鲜猪肝用插入的麦竿儿吹胀到最大,然后撤掉麦竿儿,将胀大的猪肝用蒸笼蒸熟,放凉,切片,拌入芫荽、酱油、醋、辣椒、味精和盐后即成,其味极爽口并且没有通常猪肝特有的难吃的味道。切片略带
百抖茶
2023-12-18
百抖茶: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也是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群众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饮茶方式。当地的彝族、傣族老年人,特别喜饮瓦罐烤茶。云南玉溪凤庆的百抖茶,亦称土1夫茶。因其制作颇费功夫而得名。有客至凤庆人家,主人就会一边烧水,一边将小茶罐放于火塘里预
雕梅扣肉
2023-12-17
雕梅扣肉:雕梅扣肉是大理一道特色菜,是以大理雕梅和扣肉制作而成的菜品,属于滇菜,在大理更是受欢迎的一道美味佳肴。雕梅扣肉选用大理白族的传统名特食品雕梅,与五花肉一同蒸制4个小时即可享用,肥而不腻,香甜入味。雕梅扣肉制作方法独特,先将香润非凡的五花肉去腥煮至断生
扣碗酥肉
2023-12-17
扣碗酥肉:扣碗酥肉是安阳的一道经典特色名菜,属于豫菜,此道菜特点是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腻,不仅是安阳的一道常见的家常菜,也是安阳许多酒席上都能够吃到宴席名菜。扣碗酥肉的做法历史悠久,以五花肉为主要材料,烹饪以蒸菜为主,做法是腌制且油炸肉片铺在碗底,上面覆盖
孟连凉卷粉
2023-12-16
凉卷粉首先精心筛选上好大米,加上巧家龙潭水磨成适宜的米浆、然后舀在盘片里擀成薄薄的一层,掌握火候蒸透,制凉,然后提取薄如面纱的凉卷粉成品。凉卷粉制作好后,还有一道最重要的工序,便是配制佐料:稠而不腻的芝麻油、花生油、核桃油
稍美
2023-12-13
稍美:稍美又叫烧卖和稍麦,是包头的一种流传已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清朝的时候,当时的稍美就已名扬京城。外地客人来到包头,都要品尝一下稍美,才算不虚此行。烧麦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作料齐全。稍麦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型
务川油蚕儿
2023-12-12
务川油蚕儿:制作:将打好的米浆放入特制的圆形勺子中分两次油炸而成。第一次油炸前候容器里盛一半的米浆,连勺子放油锅中油炸至米浆基本定型,放入由葱肉末红豆米等拌好的馅,再覆盖以米浆继续油炸至成熟即可。特色:成品色泽金黄,外面香脆而肉酥软,酸甜中带点辣味。可单独食用
牦牛皮
2023-12-09
牦牛皮:牦牛屠宰后剥下的鲜皮,未加工以前的牛皮、腌皮均叫生皮或原料皮。原料皮未经脱毛鞣制的皮叫裘革,经脱毛鞣制的叫革。牦牛原料皮含犊牛皮(1岁以内)、小牛库、大牛皮类。犊牛生皮,可加工毛手套、毛帽、毛皮衣、毛皮鞋,大、小牛皮加工成底革、面革、机械用革等而缝制卑
迎仙板鸡
2023-12-06
迎仙板鸡:迎仙板鸡是阜阳美食之城—临泉的特色小吃,迎仙板鸡以其肉质细嫩、富有嚼劲、清香宜人、色泽诱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迎仙板鸡被评为临泉首届十大菜肴,最近迎仙板鸡又从街头摆摊设点的小吃进入临泉各大酒店,投资几十万元的临泉迎仙板鸡大酒店也正
鸡汤馄饨
2023-12-05
鸡汤馄饨:鸡汤馄饨是青岛一道著名小吃,青岛的传统小吃,色泽鲜艳,筋滑嫩爽。口味鲜而不腻,味道纯正,加入香菜后口感更佳。最具特色的是用母鸡和猪鸡棒骨熬出的清汤做底汤,鲜美清爽。馄饨的制馅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猪肉、牛肉等各种精肉,也可以是海鲜,但多年来在青岛唯一
红皮烤鸭
2023-12-03
此菜鸭子金黄里透着红,脆而不酥,入口即化。将烤好的鸭子用刀片成一指宽的带皮鸭片,加糖和醋以及特制香料放在锅里,熬制成甜鲜的卤,将鸭肉片蘸着卤吃。热油煎炸而成的红皮鸭,色泽
南翔小笼包
2023-12-03
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包又叫南翔小笼馒头,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传统名吃,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是上海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南翔小笼的馅心是夹心腿肉作成肉酱,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制作而
民强荔浦芋
2023-11-24
民强荔浦芋:荔浦芋属天南星科,又叫魁芋、槟榔芋,原为野生芋,是经过野生芋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在荔浦县进行人工栽培已有400年的历史,有皇室贡品之称。荔浦芋是荔浦县主要传统产品,也是荔浦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芋荔浦县东昌镇民强村是荔浦芋
阳江裹粽
2023-11-06
阳江裹粽:粽子,阳江俗语叫裹粽,古称角黍,据说是为了祭屈原而发明,但只是传说而已。最早的粽子叫筒粽,产生在东汉末年,用含碱的草木灰水浸黍米,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这其实就是我们阳江的灰裹粽(碱水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