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共青团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共青团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
2023-06-16
共青团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横巷梓11号(现门牌为13号)。房屋为简氏人家所有,约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三进,面积约100平方米,现中后进倒塌,仅剩头进为危房
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
2023-06-16
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半边井(现莞城仁和里4巷)少将第琴芬园。1926年6月,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改组为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隶属中共广东区委,机关设在莞城半边井少将第琴芬园。书记李本立,委员李本立、黄国器、陈兆魁、张乾楚、谢慕英、李鹤年
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
2023-06-16
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东城区温塘社区茶岭坊向南边的袁厚常家的一间平房里,占地约60平方米。1940年6月,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撤销,由陈铭炎、黄树楷、王士钊三人作为县委委员,组成中共东莞县委,陈铭炎任县委书记、黄树楷任组织部长、王士钊任宣传部长
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机关遗址
2023-06-16
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袁泽光(温塘乡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家里,GPS坐标:北纬23°0259.8,东经113°4949.5,海拔高程34米。1943年4月,中共东莞一线、二线县委撤销,改设特派员
中共东莞二线县委机关遗址
2023-06-16
中共东莞二线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皂二村南元巷,GPS坐标:北纬23°0250.6,东经113°4942.6,海拔高17米。1942年5月,中共粤北省委被破坏
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机关旧址
2023-06-16
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机关旧址位于东莞市东莞中学北区。1923年夏秋间,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阮啸仙派莫萃华回东莞组建青年团组织。10月,莫萃华在洪屋涡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直辖东莞支部,成员7人,莫萃华任支部书记
力行小学——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机关遗址
2023-06-16
力行小学——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东莞中学南区篮球场西侧。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东莞县工委、中共东莞中心支部及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的机关所在地。1937年4月,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在望牛墩望角村成立,谢阳光任书记,张广业任副书记,卢仲夫、王寿祺为委员
东莞秀园——中青东莞分盟机关遗址
2023-06-16
东莞秀园——中青东莞分盟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东莞人民公园的钵山北麓,面积约4000平方米,有多间砖木结构平房。1935年夏,中共党员王均予在广州组织中国青年同盟(后改称为中国青年抗日同盟,简称中青)。同年7月,东莞进步青年张广业、王士钊、卢仲夫加入中青
周氏宗祠——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
2023-06-16
周氏宗祠——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位于常平镇桥梓村(桥梓村原名为屋厦),整座宗祠占地300平方米。GPS坐标:北纬22°5845.3,东经113°5810.8,海拔高程8米
恒慎陈公祠——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遗址
2023-06-16
恒慎陈公祠——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遗址位于望牛墩镇上合望角村,GPS坐标:北纬23°0410.7,东经113°3923.7,海拔高程5米。1936年10月,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成立,隶属中共广东工委领导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
2023-04-12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二府衙街70号,是一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二楼一底,总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1925年,根据中共中央要在四川建立党的正式领导机构的决议,由杨闇公、吴玉章负责筹备建立党组织的工作
共青团路关帝庙
2023-08-20
共青团路关帝庙位于天桥区五龙潭公园南门西侧,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7年03月19日,共青团路关帝庙被公布为济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莞村头遗址
2023-06-17
村头遗址是先秦时期贝丘类聚落遗址。村头遗址位于虎门镇村头村大山园岗丘,分布面积约16766.5平方米。中文名:东莞村头遗址地理位置:广东省东莞市编号:801131113所处时代:夏商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2023-03-16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1943年,在顽固派大肆围剿革0据地时,为隐蔽积蓄力量,0福建省委从闽北转移到闽中,同年12月,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及游击队20多人来到毛厝、坂里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
2023-04-28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楼高三层,总面积约700平方米。这里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广东区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方区委之一,管辖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香港、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甚至深入到南洋一带,成为当时最大的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