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北京必吃的美食有哪些 美食推荐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潍城加吉鱼
2023-10-08
潍城加吉鱼:潍城食用加吉鱼有多种方法,可清蒸、糖酥、黄焖等。在潍城每年柳絮飞扬以前,是吃加吉鱼的好时节,多以此菜设宴待客、馈赠亲友。加吉鱼肉嫩而白,味道特鲜。食用此鱼,非常讲究,鱼头向席首座,先以鱼眼敬首席,然后其他宾客依次食用。吃毕后,将所有鱼骨捡出,可用鱼
千阳面皮
2023-12-26
千阳面皮:千阳面皮千阳面皮,原名御京粉,顾名思义,跟皇上有关系的。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千阳人王同江从北京皇宫带回故乡,传徒授艺而来。别名酿皮、麦面皮等。
南宁酸嘢
2023-07-23
南宁酸嘢:南宁酸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小吃。指腌制的果蔬,即酸品,南宁当地白话的称谓。嘢是指东西,南宁酸嘢就是指酸东西。南宁人吃酸品历史悠久,由于南宁地处南疆,终年气候湿热,于是,当地人靠吃酸品来解渴、提神、除湿气。久之,吃酸便成为了一种当地的饮食习惯。南宁酸
清蒸铁板蟹
2023-12-08
清蒸铁板蟹:北戴河特有的小蟹铁板蟹是北戴河特有的一种小蟹,专门钻在沙土里面,身材细长,两角有两个小圆圈,酷似两只眼睛。其肉味鲜润,蟹黄量多,膏脂丰腴,食来沁人脾胃。清蒸铁板蟹采用清蒸这种独特的方式,对螃蟹的体型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因为必须要选择小螃蟹,这样制作
民间鱼鲊肴
2023-10-29
民间鱼鲊肴:民间鱼鲊肴鱼鲊,湖南祁阳的特色美食。祁阳鱼鲊与一般独特鱼肴不一样,因为祁阳鱼鲊必须生吃,在吃法上有些独特。在祁阳,制作鱼鲊一般需选用3斤以上的活草鱼,宰杀时必须在草鱼尾部先剁一刀,再把草鱼放入水中,使其自行排净血水,方可使用,否则制作出来的鱼鲊有土
活二八汤圆
2024-01-10
嗜酒如命,每饮必醉,人多知其浑号,不知其本名。卫的汤圆面以手工制做,其馅有玫瑰、桂花两种。汤圆人口如棉,咬后拉丝盈尺。吃完口中百步留香。卫在操作时绝不饮酒。,活二八汤圆,活二八汤圆简介
龙门鱼
2023-08-26
龙门鱼:鲤鱼是徐州人民喜爱之物,有视鲤鱼为喜庆有余之意,故徐州有无鲤不成席的风俗。儿童入学、学子进考必烹制鲤鱼使其食之,喻其成龙之意。相传龙门鱼一菜始于彭城人刘裕(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入学时,其父设家宴庆贺,做了四道菜,一是清炖鸡,取百事吉利之意;二是红烧肉
茯苓饼
2023-08-02
茯苓饼:北京的茯苓饼皮薄如纸,颜色洁白,饼的表面还有清晰的图案。饼皮极脆,入口即化。因为很像云南特产药材茯苓,故名茯苓饼。茯苓饼以馅料为主进行制作,这在糕点中是较特殊的。它是北京常年畅销的名特产。(北京)
干馃
2024-01-02
积石山县穆斯林在节日和喜庆日子,必做干馃招待客人,并馈赠亲戚、邻里。干馃有嵌花、蜜饯和造型之分。嵌花干馃的做法是:将精粉调成纯白面团,再添加有枣泥、红糖、食色等辅料的褐色面团,几经揉搓,切割镶嵌,切片油煎,即成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嵌
黄菜
2023-07-26
黄菜:黄菜黄菜有两种。一种是冬储的,把白菜煮熟了,攥干沓着控去大水,待晾凉后一层一层放瓮里,加少量盐,压上菜石。若干天后菜发酸了,即可取食。可以和土豆等烩了吃,也可以切碎调着吃。另一种是夏天取蔓菁或别的鲜菜礤丝或切碎煮熟攥干,放坛子等较小的容器里加适量盐,用菜
碗蒸豆花
2023-12-26
碗蒸豆花:碗蒸豆花豆花是陕西的一种小吃,具体说来是关中的。曾经有人误认为豆花是豆子的花,装豆花的碗是白色泛点灰的,碗口有一道粗的或是两道细的蓝圈。大多数时间碗都是有缺口的。配上一柄久经折磨的小勺,不锈钢的一个小片。吃豆花的家伙就准备好了。豆花有两种,一种是老板
烤包子
2024-01-05
烤包子:烤包子类似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皮色黄亮,肉质鲜嫩,香酥可口,很受顾客欢迎。薄皮包子是各族群众所喜欢的美味食品之一。它的特点是皮薄油亮,肉嫩油丰,香润可口。维吾尔人吃薄皮包子时很少单吃,常常和馕或者抓饭一起吃。(喀什)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是维吾尔族同胞喜
饹馇
2023-12-04
饹馇:饹馇又称咯扎、搁着、隔着,一种河北唐山的面食小吃,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熬菜吃、炸着吃或炒菜吃,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袁家饸饹更是被中国旅游协会评为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称号。中文名:
清炖蟹粉狮子头
2023-08-28
清炖蟹粉狮子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扬州人对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着不容更改的偏好。粤菜风行之际,扬州人也吃早茶,但从点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维扬式,边吃边加上评论:我们扬州老早就有早茶了。清炖蟹粉狮子头据说也有近千年历史了,到现在还是百吃不腻。所谓狮子头,用扬州话说是大
洋县面皮
2023-12-24
洋县面皮:面皮是洋县一种极普通的饮食。它以本地特产大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简使,家家会做。面皮既是主食,吃两老碗可以果腹,又似菜肴,具有独特的美昧,所以人人爱吃,久吃不厌。乡里人在家天天吃面皮,但一进城还是找面皮担子,因为既经济又实惠。面皮虽是洋县最平常的饮食,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