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南通民间艺术馆 相关特产共 1607
泸州黄粑
泸州黄粑
2023-12-05
泸州黄粑:泸州黄粑是四川泸州、自贡宜宾等地老百姓热爱的传统小吃之一,传统节日食俗,在川西南地区民间流传几百年至今。泸州黄粑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甜糍和。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刚蒸熟的黄粑香气扑鼻,冷却后,可切
嵊州炒麻糍
嵊州炒麻糍
2023-12-04
嵊州炒麻糍:嵊州炒年糕俗称嵊州炒麻糍,是浙江嵊州民间流传已久的地方传统名吃。嵊州炒年糕很具特色,纯晚米制成的年糕丝丝韧滑,细味甜糯,配以新鲜的蔬菜、鲜嫩的豆腐、入味的咸菜,将汤汁调得微稠美味;撒上金黄的鸡蛋丝,增香添色。一碗炒年糕荤素搭配,虚实有致,色彩诱人,
隆昌糍粑
隆昌糍粑
2023-12-03
隆昌糍粑:糍粑,是当地人用当地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甑蒸熟后倒进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一下一下,直舂到米饭粘稠如泥状,挑起不断为止,民间俗称打糍。然后装进盆里,加香油点润,用手搓成块,搓成丸,放进装有炒熟磨细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碗中滚过沾满后即可食
化稍营狗肉
化稍营狗肉
2023-12-01
阳原化稍镇有吃狗肉习俗,早在当年穆桂英征西安营扎寨之后,民间就开始风行炖狗肉。狗肉的吃法多种多样,烧、炖、卤、炒等皆可成佳肴,传统的化稍营狗
安仁米塑
安仁米塑
2023-12-01
安仁米塑:安仁元宵米塑,又叫琢鸡婆糕,是千百年来,安仁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习惯,也是郴州安仁著名的糕点小吃。安仁琢鸡婆糕就是将上等的早稻籼米经过将少量过筛的米粉加水蒸熟,然后与干米粉加水混合反复搓而制成粉胚,然后将粉团捏塑成塑成各种动物或植物形
文昌薏粿
文昌薏粿
2023-12-01
其流传历史久远,民间制作相当普遍,在海南农村不少地方,每逢新居入屋和孩子满月等喜事,都要送一筐或一担燕稞以示祝贺。燕粿主要食材有糯米、花生和椰子等,其特点是皮滑且粘,馅料香甜,耐咀嚼,
营山红油
营山红油
2023-11-30
营山红油:营山的民间传统小食很多,但红油在这些传统小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传统的手工制作红油,用料一般有菜油、辣椒面、生姜、大葱等,熬制红油时先倒菜油,待菜油烧至冒烟时,把火关小,随时下辣椒面、生姜等,熬至一定时间时再加生姜、大葱等调料。红油主要用于凉粉、凉
营山酸辣豆花
营山酸辣豆花
2023-11-30
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
敦煌驴肉黄面
敦煌驴肉黄面
2023-11-30
敦煌驴肉黄面: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顾名思义,就是一盘驴肉作菜,配手工拉制的黄面作主食,是敦煌民间流传久远的吃法。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选用上等小麦粉配以沙漠碱性植物,经拉面师揉、
粿汁
粿汁
2023-11-30
粿汁:潮州粿汁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大众化的传统民间小食,属于潮菜。潮州粿汁是用米浆放在平底锅上煎熟烤干而成的,切成三角形的小块,放在沸水中煮,简单地调入精盐、糯米粉浆即成。吃时必配葱珠朥,还有其他佐料任意配搭,如炸花生仁、卤豆腐干、卤鸡蛋、卤肉和腊肠等。在潮州大街
龙脊香糯
龙脊香糯
2023-11-24
龙脊香糯:龙胜龙脊香糯具有米质纯净,洁白如玉,香气浓郁,制成各种食品柔软,粘性强,如蒸之糯米饭粒油光闪亮,香甜可口,挤能成团,放能膨松,软滑而带粘,口感好,气味芳香,故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蒸糯全村香之说,是民间逢年过节用作粽粑、年糕、米花、汤圆、糍粑、糯米饭
潮州纱丁
潮州纱丁
2023-11-11
我国民间习俗元宵放灯、游灯的喜庆活动由来已久。纱丁的规格小于花灯,有三寸、五寸、七寸、十二寸等,多数是以情节生动的潮州戏曲故事人物为题材。它采用浮洋泥塑作脸谱,用稻草扎成身架,以颜色艳丽的绸缎、绢纱等
橄榄糁
橄榄糁
2023-11-09
橄榄糁:潮汕地区盛产橄榄,橄榄糁可以说是民间橄榄一种最普遍的加工腌制的杂咸。据说橄榄糁还有一传说,过去潮汕地区一些男人,为谋生计外出打工,家中的女人为了让男人回家能吃上新鲜的橄榄,便用盐和南姜把橄榄腌起来,这便是现在的橄榄糁。橄榄的清香,带有南姜盐的咸辣,有很
麻园荔枝
麻园荔枝
2023-11-08
采食麻园荔枝,江门民间生中寻熟,熟中寻生。就是说,当一株荔枝的果子大多数是生(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要找少量已先行成熟的荔枝来吃;当一株荔枝的果子大多数
古劳豆豉
古劳豆豉
2023-11-07
相传清代以来,古劳民间一向有酿制面豉风俗习惯,古劳面豉已成为一种乡土特产,大规模制作出售约在清朝道光年间,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调珍酱园。清朝道光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