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唐代单于大都护府遗址 相关特产共 886 条
炒三不沾
2023-10-12
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彰德府,知府献膳,其中就有炒三不沾。乾隆食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炒三不沾传至皇宫,成为宫中名菜。后来,不少厨师
高桩馍馍
2023-10-03
济南经营高桩馍馍的店家很多,清末、民初时,就有几家馍馍铺,其中较为有名的是辛亥革命时期在城里府东大街的同复昌,在西关福康
上饶白眉
2023-09-26
上饶白眉:上饶白眉主要产于华坛山、五府山、董团、上泸、尊桥等乡镇,是上饶县的传统特种绿茶。它满披白毫,外观雪白,外形恰如老寿星的眉毛,故而得名。白眉茶外形壮实,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鲜浓,叶底嫩绿。由于鲜叶嫩度不同,白眉茶分为银
元江猪街茶
2023-07-11
猪街在元、明、清时期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通达元江军民府管辖的江城上、下勐乌(现已归属老挝,是十二版纳地之一)的必经之路
墨江竹笋
2023-07-11
竹笋是墨江较有名的土特产之一,尤其是甜笋更是美味佳肴,据清《普洱府志》载:甜笋,味清香而甜,为甜竹之嫩者,产治城附近及德化乡。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用苦竹笋加工成的笋干
扶风醋糟粉
2023-12-26
醋糟粉,是陕西西府的一种风味小吃。用美阳河水做的醋糟粉,那柔细、清亮、酸中有辣、辣中有咸,一种扑鼻的清香味,使人回味无穷。扶风醋糟粉的做法并不复杂,将醋淋出来后,醋糟分别盛进几个大盆里。然后给盆里加适量的清水,
鹌鹑茄子
2023-12-19
鹌鹑茄子:鹌鹑茄子原是清朝时太谷富商之家招待贵宾的名菜,是用鹌鹑的胸脯肉和茄子制成的特色菜,后成为商贾人家宴请宾客时的庄菜,是晋商乔府八大碗中的一道荤素合璧菜肴,属晋菜中的庄菜,也是山西太原的传统名菜。鹌鹑茄子醇香味美,油而不腻,因鹌鹑难获,逐渐改用猪肉丝代替
扶风鹿糕馍
2023-12-02
扶风鹿糕馍:扶风鹿糕馍,是宝鸡以面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闻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传统美食小吃,在关中西府一带流传一句民谣岐山的挂面,凤翔的酒,扶风的鹿糕京里走,可见,扶风鹿糕馍闻名遐迩,久享盛名,也是宝鸡著名的传统糕点小吃。鹿糕馍是一种烤馍,形似满月,碗口大小,皮
烤花搅鲑鱼
2023-09-30
烤花搅鲑鱼:烤花搅鲑鱼是以鲑鱼为主料,用旺火片烤而成,最也府名菜之一,鲑鱼是孔府菜中的上品。制法:(1)将鲑鱼去鳞,剁去脊翅、划水,从口内取内脏(用筷子从口中将内脏搅出,以保持鱼体完整),冲洗干净,用手捏住鱼嘴在开水中一焯,迅速放进凉水中,轻轻刮去黑皮斑痣;用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
2023-06-22
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
泡儿油糕
2024-01-03
泡儿油糕: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制作时用大油和水烫面。在整个烫面
黄桂稠酒
2023-12-31
黄桂稠酒:黄桂稠酒唐代长安市肆已普遍售卖,时称玉浮梁,未滤水的原汁称撇醅酒。以糯米为原料,经泡、蒸、发酵,加生水过滤后,放入黄桂酱制成,故名。饮时烧沸。特点是色泽洁白,入口绵软浓香。有健胃、润肺等功效。目前,以陕菜正宗西安饭庄和老孙家饭庄、曲江春酒家等一批饮食
府谷杏瓣儿
2023-12-29
据考证,杏瓣儿始制于唐代。在府谷一带,几乎村村都栽有杏树,杏瓣儿是用杏仁加工而成,据传说杏瓣儿也曾为贡品。在解放前,这里产的杏瓣儿就已经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在晋西北、陕北、内蒙西部大多为红杏的杏瓣儿,而唯独府谷一带是油杏
紫阳毛尖
2023-12-25
所谓毛尖,是指带有白茸茸毫毛的嫩茶尖,一般在清明前采制,在唐代,人们称这种茶叫茶芽,是向朝廷进贡的二等贡品,俗称皇茶。毛尖按采摘的时间分两等,一芽一叶初放时采摘的为一等品,一芽二叶初展时采摘的为二等品。有诗
济南拔丝山药
2023-12-11
山药原名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时又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拔丝山药为素馔名品,颜色柿黄,能拔出长丝一丈,脆甜爽口,为压桌甜菜。到鲁菜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