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山西国庆人少的小众景点有哪些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曲沃羊汤
2023-12-15
曲沃羊汤:曲沃羊汤,又名羊杂羹、羊杂汤和羊头菜等,是山西临汾颇具地方特色的一道美食小吃。曲沃羊汤制作历史悠久,据传,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入中原途经山西曲沃时,他觉得蒙古人把羊肉吃掉后,下水全部丢弃,觉得非常可惜,行军打仗军粮可是相当珍贵,于是就收拾起来,认真掏洗加
猫耳朵
2023-08-13
猫耳朵:山西猫耳朵是中国山西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标准。猫耳朵是把面和得软软的,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在开水里煮熟它,捞起来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
临海麦虾
2023-09-03
临海麦虾:麦虾是最具代表性的临海小吃,也是很有欺骗性的一种小吃。临海的麦虾其实是面疙瘩,我戏称它为临海刀削面,因为它跟山西的刀削面一样,都是用刀将面团削下的,所不同的是,山西的刀削面,麦粉是揉成团的,一块薄铁皮,如流星赶月般,将面团一条条削下,而麦虾,是将麦粉
榆次桃花面
2023-12-12
榆次桃花面:榆次桃花面,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知名特色小吃其一。榆次桃花面制作原料有面粉、红萝卜、山西烧肉、油炸丸子、生鸡蛋、白胡椒粉、麻椒、八角茴香、食盐、生抽、鸡精、米酒、姜、葱、苋菜、菠菜等。成品色泽鲜艳,食之味儿浓厚,营养丰富。中文名:榆次桃花面主要食
灵石刺绣
2023-08-10
灵石刺绣:灵石刺绣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
砍三刀
2023-12-12
砍三刀:砍三刀,又名油食儿、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流传于山西太行山区的河北平山、井陉及山西五台山一带人春节期间的汉族面食小吃之一。因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中文名:砍三刀主要原料:玉米面
平顺花椒
2023-08-09
平顺花椒:山西全省普遍种植,品种繁多,其中平顺县所产的花椒品质最高。其特点是皮细、籽少、油大、味香、黑黄、耐贮、不生虫,干椒35年香味不减,人称士里香。产地:中国山西平顺。分布:主要生长在平顺县浊漳河、虹霓河沿岸的实会、北耽车、阳高、石城、王家庄等5个乡镇。历
椒叶窝窝
2023-06-14
椒叶窝窝:椒叶窝窝是山西阳泉盂县的特产。做法:花椒叶,玉米面,食盐,和面,捏成团,进锅蒸,出炉!完工
太原五加皮
2023-08-13
太原五加皮:五加皮为山西又一特产中草药,主要产于晋西北地区的岢岚县和太原北郊阳曲,以及晋中地区的孟县、寿阳、榆次、太谷等地。清修《山西通志》载:其一枝五叶,始生于汉中,今陈州谷中有之。但产南方者类草而小,产北方者类木而大。肯定了北方所产优于南方。植物学上称,五
制鼓
2023-09-23
制鼓:制鼓早在明末清初,永新的东里乡(今届禾川镇)邹岗村、芦塘村等村寨,便活跃着一批靠制鼓谋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以制作战鼓、庙鼓而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富于开拓精神的农民开始涉足洋鼓、山西威风鼓、陕北腰鼓等鼓类制作,其中郭元庆、郭永庆等人还在山西的太原、
陕南白山羊
2023-12-24
陕南白山羊:陕南白山羊产于陕西省南部地区,是产肉性能较好的一个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地区汉江两岸的安康、紫阳、旬阳、白柯、西乡、镇巴、平利、洛南、山阳、镇安等县。外貌特征:陕南白山羊头大小适中,头中等,鼻梁平直,有的羊有角,颈短而宽厚。胸部发达,背直而长
马记烧鸡
2023-10-15
马记烧鸡:博爱县许良镇的马记烧鸡有100多年的历史,并荣获河南省风味小吃一等奖。近年来,马记烧鸡店以连锁经营形式在山西晋城、翼城等周边地区开设门店28家。博爱县回族马记烧鸡总店,位于太行山脚下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开发区,占地5000平方米,员工150名,下属连锁
罗城绿茶
2023-11-21
道光二十四年(1884)《罗城县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民国24年(1935)《罗城县志》载:……产地在武阳区之四堡、宝坛,……黄金茶以宝坛之尧
大同豌豆面
2023-12-06
大同豌豆面:大同豌豆面,是山西著名的传统小吃。大同豆面将豌豆面与白面或莜面和在一起,然后或擀或压或切,品种有拔鱼儿、抿面、压饸烙等,下锅煮熟以后,浇上用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调成的卤汁或肉末卤汁,即可食用。香味浓郁,十分适口。
五更炉熏鸡
2023-09-30
五更炉熏鸡:八百年的好味道——五更炉熏鸡。明朱洪武年间,黄河发水,连年战乱,全国各地灾荒连连、人烟稀少,尤以山东等地更甚。于是官府决定从没有遭受战乱的山西洪桐县等地移民,集结到老鸹窝大槐树下迁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有张姓兄弟也在迁徙之列,由于官府规定同族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