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广西的东兴口岸越南人比当地人还多游客蛮热闹的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全州红油米粉
2023-11-24
全州红油米粉:在广西的米粉种类中,能与柳州螺蛳粉比红的,全州红油米粉算一个;能与各地汤粉比鲜的,全州红油米粉也算一个。在全州居住,早上叫醒人的,不一定是闹钟,而可能是破窗而入的红油米粉汤香,然后听到楼下店老板或者顾客那熟悉的声音:再来个二两,多给一点黄豆!在全
苍梧石桥地瓜酸
2023-11-20
苍梧石桥地瓜酸:本品选用盛产于广西苍梧东安江沿岸的优质地瓜,采用传统独特配方和现代腌制工艺技术,加入上等辅料精制而成。具有香、辛、酸、辣、咸的独特味道,富含纤维素,有促进肠胃消化,减少体内脂肪积蓄,防止高血脂及动脉硬化之功效,是当地人餐桌上必备的佐餐小食,本品
海菜包子
2023-10-10
海菜包子:海菜包子是长岛特有的一种小吃,用海菜、干虾皮做馅,包子的形状有圆有饺,被游客公认为中国巨好吃的包子之一。长岛各餐馆有售,尤其早餐,当地人吃这种包子的也很多,2元一个。
阳朔啤酒鱼
2023-12-14
阳朔啤酒鱼:阳朔啤酒鱼是广西桂林最具特色的代表菜之一,属于桂菜。啤酒鱼是以阳朔漓江鲜鲤鱼为材料,先用桂北山区产的生茶油煎炸,再加入桂林产的优质啤酒红焖而成。以外香内嫩,皮黄汁浓,入口唇齿留香而闻名,不少游客来到阳朔都要品尝一下这道特色菜。经广西商务厅组织和各地
阜阳格拉条
2023-06-28
阜阳格拉条:阜阳格拉条是安徽省阜阳市的特色小吃。格拉条是一种面条,按当地方言翻译出来的当地通用写法为格拉条,格拉条面比较有嚼劲,但不是很硬。格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
高邮咸鸭蛋
2023-08-28
高邮咸鸭蛋:江苏高邮一带所饲养的鸭子,个头大,毛皮紧,潜水深,觅食力强,一般都在水网地区放养,多食鱼虾,所生的蛋蛋质细,黄油多,平均每只重105克左右,比普通鸭蛋约重30克。每年清明节前,当地人将鸭蛋拿来腌制,一个月后即可取食。煮熟后的咸鸭蛋,颜色红而油多。据
临武油茶
2023-12-01
临武油茶制成后呈褐黄色,比普通茶叶泡的茶水颜色深。泡油茶讲究选料,油茶用料中的茶叶(当地人喜用临武出产的野生东山雾茶)不用嫩叶,摘
平果火龙果
2023-11-21
平果火龙果:平果火龙果是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的特产。平果县火龙果的品种种植出来的火龙果比较甜,个头相对来讲比较小。平果县发展火龙果种植始于2003年,为治理石山区石漠化,促进荒山植被恢复,增加农民收入,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
李老庄枕头面
2023-06-28
李老庄枕头面:手艺独特枕头面其实,李老庄不仅只有卤猪蹄一种美食,李老庄的枕头面也在当地赫赫有名。李老庄的枕头面颜色发黄,宽厚均匀,比机压的面条还要薄,吃起来十分劲道,甚至可与阜阳的格拉条相媲美。当地人介绍,枕头面的创始人是当地农民李进广,今年80多岁了。几年前
田螺鸭脚煲
2023-12-14
田螺鸭脚煲:田螺鸭脚煲是一道广西特色风味名菜,在南宁、柳州、桂林、柳州等地比较常见,属于桂菜。螺蛳鸭脚煲选用广西本地田螺和鸭脚制作而成,是广西大街小巷常见的特色菜,也是广西一道风味独特的家常菜。螺蛳鸭脚煲入选广西商务厅评选的20道广西桂菜特色名菜名单,还被中国
北垣馍
2023-08-08
北垣馍:北垣馍北垣(北塬)地处峨嵋岭腹地,为闻喜的一处台地,是闻喜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共种植优质小麦4万余亩。此地盛产的小麦生长期比别处长数十天。用此地小麦面做出的馍,清香筋道、营养丰富,吃在嘴中,甜中带香。以其为原料的北垣馍(北塬馍)声誉很大,已经成了当地人
金岭烧饼
2023-10-05
金岭烧饼:金岭烧饼临淄区金岭回族镇的烧饼是一种独特的地方名吃。金岭烧饼不象其它地区的烧饼一样薄、脆,而是比较大、厚,保持了原有的麦香和芝麻香,又酥又筋道,在民国时期被人们称为咬到嘴里一小口,嚼一嚼一大口的食品,以前作为一种解馋或赠送亲友的点心,现在已是当地人的
正宗西天尾扁食
2023-09-18
5、在涵江保险公司边上有家西天尾扁食也蛮不错的。有空可以尝尝,那边生意蛮火的。地址:莆田市区
桂西鸭
2023-07-21
桂西鸭:桂西鸭品种描述产地与分布:主产于广西靖西、德保和那坡一带,属大型肉蛋兼用型。外貌特征:羽色有深麻、浅麻和黑背白腹3种。分别被当地人称作马鸭、凤鸭、乌鸭。品种性能:成年体重2.4~2.7公斤,肉用仔鸭70日龄体重约2公斤。母鸭130~150天开产,年产蛋
伏口“水膀”
2023-07-18
伏口水膀:伏口镇有一道名菜叫水膀(方言膀音为捧),充分体现了梅山蛮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个性特点。前不久,记者慕名来到伏口镇,有幸品尝了水膀美味,感受了原始的感官体验,过了一把梅山蛮瘾。伏口属于古梅山地区,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都靠人们口口相传,无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