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我从武汉游秭归屈原故里到三峡大坝吃住玩全攻略 相关特产共 3813 条
秭归脐橙
2023-10-24
秭归脐橙: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三峡工程坝区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长江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县。县辖12个乡镇、209个村,39.5万人,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秭归发展前景美好。地理区位独特,县城距三峡大坝1公里,
秭归粽子
2023-12-17
秭归粽子:秭归粽子又称秭归清水粽子,是宜昌秭归县有名的特色小吃,色晶莹洁白,质地柔糯,具芦叶香味,清甜爽口。在屈原故里秭归县,每年端午节都以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当地人在制作粽子时,还特意在粽子内放一红枣,并编唱着一首别致的《粽子歌》:
秭归夏橙
2023-10-24
秭归夏橙:秭归夏橙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特产。秭归夏橙因产于气候独特的三峡河谷地区,具有果形端正、橙黄光滑、肉脆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富有香气的特殊品质。夏橙是甜橙类柑橘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于头年四月上旬开花,翌年四月下旬成熟,形成花果相会的独特景观,为三峡
秭归板栗
2023-10-24
秭归板栗:秭归板栗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特产。秭归板栗果实饱满,味道香甜,受到不少炒货摊主和市民的喜爱。秭归县栽培板栗历史悠久,其茅坪试刺大板栗风味独特,甜糯可口,耐贮藏,是享誉四方的优质品种。一九九二年以来,秭归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板栗产业化建设。县委主要领
秭归猕猴桃
2023-10-25
秭归猕猴桃:野生品种较多,以中华猕猴桃为优。浆果可食,酸甜适度,汁多清香,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脂肪蛋白脂和钙、磷、镁、铁、果胶等物质,是酿酒和果酱罐头生产的极好原料。秭归生产的猕猴桃罐头,行销全国各地。
秭归桃叶橙
2023-10-24
秭归桃叶橙:桃叶橙是我国三大地方良种之一,原产于湖北秭归,曾多次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誉为峡橙三秀之一的桃叶橙因其叶片似桃叶而得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面光滑、色橙红、脐部有圈纹、果肉橙黄、质脆化渣、富有香气,曾多次在全国和地方柑橘鉴评会上夺魁。在秭归屈原镇龙
屈原醇酒
2023-11-02
屈原醇酒:屈原醇酒屈原醇酒是湖南岳阳的特产之一。岳阳有鱼米之乡美称,地方土特产丰富,购物方便。地方特产有君山银针茶、洞庭银鱼、湘莲、三塘甜酸荞头、长寿五香酱干、山桂花精制蜜、龟蛇酒、岳州扇、金龟、岳州瓷、州山毛笔、平江酱干、兰花萝卜、屈原醇酒、洞庭春茶等等。汨
屈原饼
2023-10-23
屈原饼:荒湖糕点厂生产的屈原饼,说起来还有一段趣话呢。相传,屈原初到毫口的第一个夜晚,已是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瘫软在一家渔民的门前,被一位老大娘发现,将他扶进草堂,经过询问,方知是久为楚国人民深深敬仰的屈原大夫。大老娘满怀热情,虔心地精选了自己家中存放的糖料、
秭归绿茶
2023-07-18
秭归绿茶:秭归县产茶历史悠久,茶资源丰富,自然品质好。据县志记载,唐代归州就是产贡茶之地。清光绪二十七年书《归州志》物产载烹储碗中,经夜色不变。我县茶叶生产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起步发展、80年代后期的稳步发展、90年代后期的徘徊发展、新世纪的快速发展四个阶段,
大坝白肉(裹脚肉)
2023-07-06
大坝白肉(裹脚肉):俗称裹脚肉,采用较好的二刀肉,用非常锋利的菜刀横切,切出来的肉呈长方形,又薄又长,薄到能照出人影,长到一块肉能装一个盘子。其特点就是造型奇特,口感极好,深受游客喜爱。有人说,大坝苗族乡的裹脚肉,应该就叫大坝白肉。大坝人却不认可这种说法,认为
三峡特产--柑桔
2023-10-24
三峡特产柑桔:宜昌出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由于宜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现在宜昌栽桔,远非千树,而是居全省之冠,1991年产量达13万吨心上,且有着众多的优良品种。脐橙:因果顶生一小次果,随实膨大,开裂呈脐状,故名
三峡苕酥
2023-10-25
三峡苕酥:提起三峡特产,当然不能缺少三峡苕酥。三峡苕酥是以三峡地区土家民间传统食品苕丝糖为基础,精选三峡地区沙土鲜红苕(又名番薯、甘薯或地瓜)、优质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三峡苕酥保留了鲜红苕熟化后的特有香气和风味,口感酥脆,甜味
三峡紫砂壶艺
2023-10-25
三峡紫砂壶艺:三峡紫砂壶艺
三峡苕酥
2023-12-17
三峡苕酥:三峡苕酥是湖北宜昌三峡地区土家民间传统食品,也是宜昌著名的糕点类小吃。三峡苕酥是以三峡地区苕丝糖为基础,用红苕、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三峡苕酥保留了鲜红苕熟化后的特有香气和风味,口感酥脆,甜味适中,爽口化渣。由于产品风
三峡奇石
2023-10-25
三峡奇石:在雄奇险峻的三峡两岸,不仅有迷人的风景,丰富的资源,还有一种被人们誉为想象之花的三峡石。三峡石,是各种天然石块经过江水天长日久地冲刷、相互击碾形成的。表面光滑、大小不等的卵石上,有天然造就的纹路,有的似神态各异的人物,有的似群峰叠岭,有的似飞禽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