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松口古镇 相关景点共 992
松口古镇
松口古镇
2023-11-07
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
松口图书馆旧址
松口图书馆旧址
2023-06-21
松口图书馆旧址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公园路,前身系1905年的孙中山同盟会读报所,于1934年10月奠基兴建,翌年落成,是中国最早的乡镇图书馆。中文名:松口图书馆旧址地理位置: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公园路保护级别: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松口图书馆
松口图书馆
2023-04-10
松口图书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公园路,其前身系1905年的孙中山同盟会读报所。2018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
松口火船码头
松口火船码头
2023-04-10
松口火船码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属于清代古建筑。2017年11月28日,松口火船码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县松口中山公园
梅县松口中山公园
2023-11-08
松口镇:松口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第一大镇。全镇共有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多人,面积328.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
四合古镇
四合古镇
2023-09-20
四合古镇位于大竹县四合乡,水乡古镇,半岛田园的旅游风格给人美的享受。四合古镇根据金城古镇设计、金城文化广场、文化站、群众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共占地55亩。可供300余户入住,四合古镇,四合古镇简介,四合古镇达州市大竹四合古镇旅游指南
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
2023-02-28
沙湾古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中文名:沙湾古镇外文名:ShawanTown地理位置: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大巷涌路10号沙湾古镇北村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放时间:全年09
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
2024-01-10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古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发源于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平乐古镇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
西平古镇
西平古镇
2023-09-16
一、基本情况2010年1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等联合主办,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西平古镇被评为四川最美古镇,排名全省第二
西来古镇
西来古镇
2023-11-06
西来古镇位于蒲江县,古镇上保留有大量的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民居风格是典型的川西特色,两百米长的老街全是木结构的瓦房,街道平整,相比其它古镇而言,西来古镇的街道要平直宽阔许多。现存代表建筑是文峰塔,文峰塔就在西来古镇的街口
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
2023-02-26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距成都150公里,距瓦屋山50公里,是成都瓦屋山旅游干线上的重要节点和大瓦屋山旅游区的重要门户。一镇、一河、一泉、一山、一村(古镇、花溪河、温泉、玉屏山、两河村)共同构成了柳江古镇生态闲适休憩型特色
青城古镇
青城古镇
2023-02-22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是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非常难得的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文名:青城古镇外文名:Qingchengancienttown地理位置:兰州市榆中县北部气候条件: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2023-02-20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中文名:南浔古镇外文名:NanxunTown地理位置: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人瑞路51号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放时间:全年08:0017:00
塘坝古镇
塘坝古镇
2023-09-13
塘坝古镇,位于筠连县塘坝乡,为川滇古道上重要休息站之一,与云南一沟之隔。1959年宜盐公路修通后,塘坝衰落,但正是这种衰落,使塘坝的风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古街上现在存在至少35个店铺,塘坝古镇,塘坝古镇简介,塘坝古镇宜宾市筠连县塘坝古镇旅游指南
怀远古镇
怀远古镇
2023-02-28
•1600年历史的古镇,几乎家家都是编织的能工巧匠。景点介绍怀远古镇历史有1600年了,古镇不大,占地仅一平方公里。古镇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同时保持着四门四大街的格局,现存街道30余条。建筑绝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法则建筑的多为穿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