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皇泽寺 相关特产共 432
泽畔藕
畔藕
2023-08-03
畔藕:畔村是钟灵毓秀的唐尧大地上的一个古村落,属典型湿地,适合大白莲、小白莲藕生长。隆尧畔藕系大白莲藕,藕身似雪如玉,外形瘦而坚实,藕孔排列极为规则,中间一大孔,外围六小孔,孔呈扁圆形,因盛产于隆尧畔村,故名隆尧畔藕。与其他莲藕不同的是,掰开隆尧
盛泽丝绸
丝绸
2023-08-29
丝绸:翻开盛的历史,看到的几乎只有两个字——丝绸,如果把盛的历史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条长河里流淌的便是丝绸文化,可以这么说吧,盛的历史,就是一部丝绸发展史。盛的先辈曾经创造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辉煌,使盛这个偏僻的乡间小镇挤身于中国的四大绸都之列。
震泽蚕丝被
蚕丝被
2023-08-28
蚕丝被:蚕丝被是近年来新兴的丝绸产品,销量成倍增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步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为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后,震已逐步形成了企业较为集群、产业较为集群的蚕丝被产业板块。目前全镇共有蚕丝被生产企业72家,原辅料生产企业86家,形成了从养蚕到抽丝、制
震泽大头菜
大头菜
2023-06-25
大头菜:震大头菜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镇的特产。吴江震大头菜具有色泽好、口味鲜美、咸淡适宜、略带甜味、闻有香气、菜头脆嫩、纤维细腻等特色,是居家旅行的佐膳上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大头菜又名疙瘩菜,是芥菜的变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
桶皇鸡
2023-11-17
鸡:客家餐厅都以售卖桶鸡为荣,更有店铺自开店起每日统计桶鸡的销售数量。没吃过它,你就没吃过客家菜。按照客家人的风俗,无鸡不成宴。在和兴客家王,桶鸡是大师傅以民间找来的秘方酱料腌制,再用木桶密封后蒸熟,蒸熟后的桶鸡保持原汁原味,蘸料也是用蒸出的鸡汁调
邵东流泽玉竹
邵东流玉竹
2023-07-19
邵东流玉竹:邵东流玉竹是湖南邵阳邵东的特产。玉竹,俗名叫尾参,原产地为流乾坤头,现为流镇泉溪村和新泉村,为中药滋补品,全镇玉竹种植2000多亩,玉竹加工户2600多户,年加工玉竹6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中
董泽白莲
白莲
2023-08-08
白莲:董白莲董白莲,质细孔多,故有闻喜莲菜-眼儿多之谚语。莲藕原产于印度,很早便传入我国,在南北朝时代,莲藕的种植就已相当普遍了。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
泽雅屏纸
雅屏纸
2023-09-02
雅屏纸:雅屏纸2000多年过去了,温州西雁荡雅西岸一带,仍有十几个村落沿用古法造纸雅屏纸!据水碓坑村的潘氏族谱记载:元末,雅先民为避战乱,从福建南屏一带逃迁而来,同时也带来了造纸术。南屏纸也就成了雅屏纸。经明、清,雅纸农已近10万人,约占当地人口
蚝皇叉烧包
叉烧包
2023-12-11
叉烧包:蚝叉烧包是广州比较有名的小吃,蚝味混合叉烧香味味道松软可口,选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然后包皮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有一股叉烧的香味,味道还不错。中文名:蚝叉烧包主要食材:面,溴粉,泡打粉,叉烧调料:蚝油、鸡粉、糖辅料:碱水
震泽黑豆腐干
黑豆腐干
2023-08-28
黑豆腐干:绵软而富有嚼劲,硬香却不失柔美,咸鲜而略带甜美的黑豆腐干,是吴江震镇著名的特产。一个人到震而不吃黑豆腐干,就好像到北京不吃烤鸭、到扬州不尝狮子头。相传,乾隆皇帝出京南巡时,吴东知县献奉的土特产品中就有黑豆腐干。乾隆皇帝品尝后称赞不已,从此黑豆
金皇芒果
芒果
2023-11-09
芒果:金芒果是台湾于1984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它比一般芒果大几倍,重则有2.5公斤,轻则有1.5市斤,具有核小、皮薄、肉厚、清甜、无渣等优点。
皇藏峪莪子
藏峪莪子
2023-06-27
藏峪莪子:藏峪莪子——3000多亩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都有出产,其中以瑞云周围以及南双顶山、钻天峪、藏洞为多,狼窝、过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叶、干草较多,年积月累腐朽之后,给莪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6—9月汛期一到,为产莪旺季,连阴雨
御皇李子
李子
2023-06-09
李子:御李子密云县东邵渠镇位于密云县城东北方向,与评估、顺义接壤,交通便利。进入东邵渠镇,从界牌到高各庄村种植了大面积的李子树。东邵渠李子种植面积13000多亩,年产量110多万公斤。东邵渠镇的石峨御李子久负盛名。清朝乾隆年间,就成为朝廷之贡品,进献给
虾皇饺
2023-09-07
饺:笋尖虾饺是港汇点心中的特点,主料是大虾仁,辅以八种以上原料以秘方配成馅心。是特点师以秘制工艺纯手工制成的水晶皮,外表晶莹剔透,口感鲜香,虾仁脆嫩,食之令人难忘。
金昌皇参
金昌
2024-01-03
金昌参:金昌特产参是极为稀有的人参品种,只有金昌地区深山里才有发现。历来为名贵特产,它生长于山野的植物根茎,味甜色黄。据传,隋炀帝西巡到骊靬村,地方士民贡献,炀帝食后大加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