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苏州免费的小众园林景点有哪些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松鼠鳜鱼
2023-12-15
松鼠鳜鱼:松鼠鳜鱼算得上各大中国十大最好吃的鱼做法中的常客,这道菜是江苏苏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属苏菜系,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用鲤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
带子盐水虾
2023-08-29
带子盐水虾:苏州菜肴中用虾的名菜不少,如油爆虾、盐水虾、虾圆、熘虾仁、虾松、卷筒虾仁等等。带子盐水虾,是端午节前后的一道苏州名菜。初夏的青虾,雌者腹部拥满虾子,虾子原本就具有天然鲜味,带子虾采用水煮法,即锅中仅置清水,加葱结、姜块、精盐煮沸,然后将修剪过须脚的
微型雕刻
2023-08-29
微型雕刻:在苏州的工艺美术品中,最精细微小的莫过于微雕了。微雕,就是用极尖细的三棱刀分别在竹、象牙,甚至头发上镌刻出极细微的书画、人物或诗词,作品越小巧越显得珍贵。微雕也是苏州传统的工艺美术。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吴县沈君玉用橄榄核雕驼背老人,形象逼真,甚至老人手
苏派砖雕
2023-08-29
苏派砖雕:1、苏派砖雕——苏州古建中的点睛之笔苏派砖雕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较典型、朴素,清朝特别是康乾以后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细典雅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
古香缎
2023-08-29
古香缎:苏州古香缎按纹样可分为风景古香与花卉古香两种。风景古香纹样取材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自然景物;花卉古香纹样多为人们喜爱的民间传统花型。苏州古香缎采用桑蚕丝与人造丝色纬重叠交织,成为缎地纬花纹的绸缎织物。织物图案闪烁发光,绚丽多彩
梅南水芹
2023-06-24
梅李镇有个远近闻名的芹菜专业村——梅南村,早在70年代初,这里的农民就种起了芹菜,当时还远销苏州等周边地区。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梅南的村民重操旧业,种植水芹的人家越来越多,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2005年全
鲃肺汤
2023-12-19
鲃肺汤:鲃肺汤是江苏省苏州市传统名菜,属于苏菜之苏帮菜,是用斑鱼肺制作的菜肴。鲃肺汤历史悠久,原是苏州木渎石家饭店的传统名菜,原名斑肝汤,创制于上世纪20年代,苏州木渎石家饭店以斑肝汤招待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食后对此汤情有独钟,赞不绝口即兴挥毫写下:老桂开花
清炒虾仁
2023-12-19
清炒虾仁:清炒虾仁是江苏苏州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之苏帮菜,该菜品是以虾仁为主要材料炒制的菜肴,其特点是清淡爽口,易于消化,老幼皆宜,深受食客欢迎,其配料可以随个人喜好而变化,做法多样。MaiGoo小编推荐苏州其他特色名菜:黄焖河鳗、莼菜氽塘片、桂花鸡头米、
上海阳春面
2023-12-03
上海阳春面: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是上海、苏州、无锡、扬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阳春面比较出名的有上海阳春面、高邮酱油面(又称高邮阳春面)、扬州阳春面等,其中,上海阳春面
哑巴生煎
2023-08-29
在苏州这种馒底金黄、硬香带酥、馒身白色、松软可爱、一咬汤卤满口的民间食品,也有吃了还想吃的时候......——这是在哑巴生煎临顿路分店的店堂里的媒体介绍,可见生煎馒头对于苏州人是一种口福。说到苏州的生煎馒头,论名气和口味当
临武鸭全鸭宴
2023-07-18
临武鸭全鸭宴:乾隆六下江南,有一地方是非去不可的,那就是苏州城郊的木椟镇。苏州园林甲天下,木椟庭院盖姑苏。然而,乾隆并不是冲着美丽的木椟庭院而去,而是为了品尝满汉全席。乾隆吃惯了山珍海味,琼浆玉汁,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木椟镇的满汉全席。满汉全席也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
母油船鸭
2023-12-19
母油船鸭:母油船鸭是江苏苏锡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之苏帮菜,是江苏太湖船菜的代表菜。作为苏州船宴菜中的佼佼者,在一百多年前,太湖游船众多,船家用整只鸭子,在陶罐中煨制,原汁原汤,香味浓郁,肉质酥烂不碎,深受船客欢迎,游客称为船鸭,后经苏州地区厨师改良,将原带
绿杨馄饨
2023-08-29
苏州的绿杨鸡汤蟹粉馄饨,厚皮,大馅,清汤,还撒着几缕细细的豆腐干丝,很有卖相。汤清如水,不带一丝面粉的浑浊,但又不失其鲜。馅心松软,有酱味,是南方揉合了
王庄西瓜
2023-06-24
王庄西瓜:王庄西瓜是尚湖镇的传统农产品,以皮薄、汁多、味甜、口感爽、脆而著称。早在五、六十年代,王庄西瓜就享有名气,特别是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华东地区有很高的声誉度。当时只种植华东6号、解放瓜等品种。一九九八年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推动下,王庄西瓜迅速发展,建基地
乌锦
2023-09-05
乌锦:乌镇丝绸著名老字号益大丝号的创始人沈永昌有一儿子名沈学文,他继承父业后,为摆脱传统木机绵绸在市场上滞销的窘境,经多方考察后决定以织锦产品代替传统产品。1923年,他亲自选拔十余位学徒分赴杭州、苏州、南京等地学习织锦技术。经几年辛苦,反复试制,终于装造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