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 相关特产共 7036
仙桃香米
仙桃香米
2023-10-18
仙桃香米:地域范围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有宝地、江汉明珠之称,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是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梁、棉、油、猪、鱼建设基地之一。特定品质当地气候适宜(雨热同期、光热充足),土壤肥沃(冲积土、水稻土),地形平
湖北鱼馔
湖北鱼馔
2023-10-26
湖北鱼馔:湖北盛产淡水鱼虾,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湖北鱼馔,是菜的一大特色。武汉云鹤酒楼菜品种繁多,尤以各种淡水鱼肴为拿手好菜,采用蒸、炒、溜、炸等20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色味香名异的楚乡鱼馔。
回鱼
回鱼
2023-10-26
回鱼:回鱼肉质细嫩,味极鲜美,其膘肥厚,历来视为肴珍品。红烧回鱼为菜名肴,选料严格,宰杀讲究,烹调精细,成菜色泽金黄,肉质细嫩,汤汁纯净。此菜尤以老大兴园所烹为佳。粉蒸回鱼、鸡茸回鱼是该店创新名菜。(武汉)
团风东坡大米
团风东坡大米
2023-07-16
团风东坡大米:团风东坡大米,含有丰富铁、锌、钙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营养元素,用此米做饭,香气四溢、晶莹软糯、适口性浓、堪称米一绝。其兴牌东坡系列,既保持了团风大米的传统特色,又高于传统品质,为全国放心大米。
十堰红薯
十堰红薯
2023-07-17
十堰红薯: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4亿斤左右(折净粮),占湖北省第一位,是十堰的优势资源,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第四位。我市种植的薯6号红薯,最高单产达到14962斤,淀粉含量高达28%。红薯是重要的医药、食品、化工等工业原料作
杨芳酱油
杨芳酱油
2023-10-21
杨芳酱油:杨芳乡是东南黑豆的主要产地,年产量60万公斤,以地产黑豆生产的酱油、豆豉具有原汁原味的天然食品风味,早在康乾年间就被称列为贡品闻名于世,绵延300多年。杨芳酱油、豆豉以其香浓味醇,汤色厚爽,开胃健脾,滋补健身而誉湘、、赣的周边地区,堪称调料之精品
眉山东坡肉
眉山东坡肉
2023-12-18
眉山东坡肉:东坡坛子肉又叫东坡肉,又名红烧肉、滚肉、东坡焖肉,是眉山传统特色名菜,在苏菜、浙菜、川菜、菜等菜系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也是四川一道经典传统名菜。东坡肉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根据历史记载,此菜为苏东坡首创,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在
攸县辣椒酱
攸县辣椒酱
2023-11-02
攸县辣椒酱:辣酱最早起源于湖南和湖北,是湘菜和菜常用的一种调味料。其传统制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再剁成细粒,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姜米和精盐,拌匀后装入坛子,密封腌渍约半个月即成。近年来,辣酱在各大菜系中被广泛使用,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风靡各地的剁
大叶水芹
大叶水芹
2023-07-02
目前,长江流域以南,尤以赣、皖、苏、浙、等省栽培较多。乐平大叶水芹俗称芹菜,是广大农民长期栽培分选提纯的一个地方
红烧鮰鱼
红烧鮰鱼
2023-12-19
红烧鮰鱼:红烧鮰鱼是湖北武汉一道经典传统名菜,属于菜,选料严格,宰杀讲究,烹调精细,成菜色泽金黄,肉质细嫩,汤汁纯净。鮰鱼肉质细嫩,味极鲜美,其膘肥厚,历来视为肴珍品。在武汉,提起湖北名菜红烧鮰鱼几乎无人不晓,所谓不吃鮰鱼,不知鱼味,指的正是红烧鮰鱼。20
东坡肉
东坡肉
2023-12-14
东坡肉在浙菜、川菜、菜等菜系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东坡
九顶雪眉
九顶雪眉
2023-11-29
九顶雪眉:九顶雪眉产于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腹地——宣汉县漆碑乡。茶叶产区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平衡,无工业污染。茶树植保以生物防治为主,农残低、无公害。茶叶外开条索扁平、直伸,宛如少女之秀眉,色泽银毫披露如绿玉,毫隐翠,绿里透毫,平伏匀整,内
红苕
红苕
2023-10-20
红苕叶、秆是一道好菜肴,东南的红苕叶、秆销往港澳等地。红苕可当主食,同时可做出各种各样的时尚菜肴。日本科学家排出20种对肿瘤病有抑制效用的蔬菜食品,生熟红苕排名一二位,当今红苕竟成了风靡西方国家
天门九蒸
天门九蒸
2023-12-19
天门九蒸:天门蒸菜是湖北省天门山的汉族传统名肴,属于菜系,是湖北经典宴席名菜。作为天门待客的招牌菜,天门蒸菜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一直跻身菜代表品种之列天门蒸菜逐渐形成包括天门三蒸、素三蒸、荤三蒸、荤素混蒸、八蒸技法。其中天门九蒸
马坡茶
马坡茶
2023-10-19
马坡茶:马坡茶生长在建始县三里乡的大沙河、蟠龙、扎鱼口、马坡村、窑场、龙飞等26个村,种植面积15000多亩,马坡茶生产选用茶10号、茶1号、福鼎大白、龙井43号安吉白茶等茶树品种。马坡是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的一个小地名,现是一个行政村。据《建始县地名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