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内蒙古博物院

2023-02-21       2619 浏览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西北侧,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建筑毗邻,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造型独特,设备先进,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博物院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内蒙古博物院立足自治区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分布于博物院三个层面展厅,计为14个陈列,并在注重观众流线的前提下构建层区风格统一和逐层步步升高的感观态势。其中,二层“远古世界”、“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四个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景物交融,栩栩如生;三层“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四层“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苍穹旋律”、“草原华章”、“古道遗珍”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六大精彩之处,清新庄重,雅俗共赏。陈列多方位、多角度,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描述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个性鲜明,引人入胜。

内蒙古博物馆

内蒙古博物院同时集中表现了自治区六十年来文博事业的发展成果。其内部设施实现智能信息化,安防预警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文物管理网络系统装备先进;文物库房、文物养护中心、古今生物标本修复室、陈列展览制作室、技术资料信息中心、学术研究室、青少年活动中心、行政办公室、大型多媒体会议室等功能优化齐全,尤其注重在观众区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和文博产业化服务,将内蒙古博物院打造成为社会大众教育、鉴赏、休闲、娱乐的高品位公共场所。

二层四个基本陈列

1、远古世界:内蒙古自然古生物化石陈列,展示自三十亿年前到一万年前起落恢宏的内蒙古远古生态环境巨大变迁,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龙和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不负内蒙古“化石之乡”的美誉。

2、高原壮阔:内蒙古自然现生生物陈列,展出现今生存于内蒙古的动物与植物标本,以东部森林、中部草原、西部戈壁沙漠的典型环境生物为闪光点,引领观众走进内蒙古独特的自然生态世界。

3、地下宝藏:内蒙古地质矿产标本陈列,展出内蒙古盛产的各类贵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建筑材料等标本,呈现内蒙古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

4、飞天神舟:以内蒙古为基础的大型中国航天科技陈列,展示共和国航天史、航天成就和内蒙古人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太空,发扬草原开放人文精神的情感。

三层四个基本陈列

1、草原烽火:内蒙古现代革命斗争史陈列,展出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内蒙古的社会状况和革命文物,重点表现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悲壮又具民族特色的革命斗争史。

2、草原风情:内蒙古近代民族风情陈列,展出近数百年来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汉等八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尚� �仪、宗教信仰等风俗,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草原天骄:古代蒙古族通史陈列,以成吉思汗和大元王朝为亮点,根据从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近千年的完整脉络,表现蒙古民族的聪明才智、辉煌创造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最具世界关注性的特色展览。

4、草原雄风:内蒙古古代民族史陈列,展出草原先民、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古代民族的文物精品,其中突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和辽文化的历史,娓娓讲述草原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与辉煌历程。

四层专题陈列正在更新中

1、草原日出: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物专题陈列,展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先民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狩猎、制陶、琢玉、居住、饮食、服饰、婚育、丧葬、文化、宗教和社会组织等内容,表现草原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风云骑士:内蒙古古代鞍马文物专题陈列,展现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驯养的马种、马具、马的牧放驯养、马对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历代骑兵兵器等内容,充分体现北方草原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和马背民族的英雄气概。

3、草原服饰:内蒙古古代服饰文物专题陈列,用跳跃串珠式方法反映北方草原民族和森林民族特有的服饰风格,表现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

4、苍穹旋律:内蒙古古今歌舞艺术专题陈列,反映北方草原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歌舞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风采的民族艺术创造力,可与观众直接互动,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5、草原华章:内蒙古古代文化美术文物专题陈列,展现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数千年来北方草原民族的岩画、碑石、石雕等文物,体现北方草原民族思想文化创造中的特有风格。

6、古道遗珍:内蒙古古代草原丝绸之路文物专题陈列,展示自战国时期至清代二千余年间从中原传入草原的文物、西方传入草原的文物、受东西方影响产生的草原文物精品,反映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开放意识和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作用。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大辽契丹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发端于现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北魏时期形成古八部联盟。隋唐时期势力强盛。五代时期的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史称辽太祖,国号“契丹”。辽圣宗时期,改国号为“大辽”。终辽一代,“契丹”和“大辽”两个国号并用。契丹建国后,共历九帝,立国二百余年,先后灭亡后唐、后晋,吞并燕云,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达到鼎盛。契丹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政策,促进了契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十二世纪初期,契丹政治衰微、宗族倾轧,国力日衰。发迹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迅速崛起,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公元1125年,大辽国为金国所灭,契丹遗族初分别遣散于大漠南北,部分部族成为金朝的属部遗民,并逐渐融入女真、蒙古等其他民族之中。

jlr6ia2xdnk6g0owab0k.jpg

釉陶驮囊驼(唐)

u074h799628ytl56r70n.jpg

黄绿釉鹦鹉形提梁壶(唐,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

2y8220fl0u78vue36664.jpg

绿釉堆塑长颈瓶(唐,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

m07tdz610yw06f4w01y6.jpg

摩羯毋庸纹金花银盘(唐,喀喇沁旗哈达沟窑藏)

5yz2743xd15ii2w7jye8.jpg

多棱水晶球(辽,库伦旗奈林稿辽墓)

pidcrq6wak656rsb8wjt.jpg

马胸饰(辽,赤峰市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

0kgiy4736t204xq8fs9e.jpg

马项饰(辽,赤峰市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

eer6ianq01m522eck9q1.jpg

带鞘玉柄银锥(辽,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

330fhywrn6ma7784325c.jpg

璎珞(辽,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

ij2y030j0g617qfqpph2.jpg

乳钉纹高颈玻璃瓶(辽,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

0u4ozllc6hvuzglt331t.jpg

胡人驯狮纹琥珀握手(辽,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

5zujc32857ill0leflnd.jpg

黄金覆面(辽,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

559judcfe0fu5pbu47nx.jpg

鎏金银冠(辽,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

2l2rf6j2785d1y6n9syi.jpg

包金水晶饰(辽,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苏木花根塔拉辽墓)

3fipggz6c8qg7z0s180d.jpg

白釉盘口穿带瓶(辽,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

j853o3u8ottm8xwj4419.jpg

酱釉提梁壶(辽,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

97ue3g614037xdqb5w33.jpg

绣花荷包(辽,扎鲁特旗)

cv8252g88m549h0n6590.jpg

人形金饰件(辽,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苏木花根塔拉辽墓)

9o1y5k27yms42j4m83ce.jpg

迦陵频伽石雕像(辽,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天骄蒙古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酷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元人的诗作描绘出一幅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画卷。契丹之后,又崛起了另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七世纪以前,蒙古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流域。约九世纪西迁至不儿罕山一带,不断繁衍壮大。十三世纪初,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统一了激烈纷争中的蒙古高原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尊号“成吉思汗”,缔造了蒙古民族共同体。成吉思汗通过编组千户、扩建护卫军、设置断事官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国家的政治体制。他和他的继承者又陆续南征西讨,使汗国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其孙忽必烈则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元王朝,四海归一,边疆稳定,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明、清时期,蒙古族仍然生活在蒙古高原,他们将传承千载的游牧文化发展得日臻完善和成熟,而享有“天骄蒙古”之称。

zqfw8i5370vv9mh6pw20.jpg

骨饰件(9-10世纪)

d67tzpmtii872vr1anxx.jpg

铜角力带(大蒙古国)

47z15v6y3925vpqoel3c.jpg

金菩萨坐像(西夏,杭锦后旗五里乡)

s1z4tz8h6s05it0xnl74.jpg

嵌宝石金冠饰(西夏,巴彦淖尔市高油房窖藏)1

gq6109nouh712qd617t1.jpg

嵌宝石金冠饰(西夏,巴彦淖尔市高油房窖藏)2

06535u85cg2v66084444.jpg

皇元敕赐大司徒碑首(元,正蓝旗元上都遗址)

wu74r5j0fa5qncsh8vu6.jpg

彩塑浮雕四神构件(元,正蓝旗元上都遗址)

4n138nltlm2np6vv6q38.jpg

石雕人像(元,东乌珠穆沁旗)

pp5kdo3q1612oi72g6az.jpg

鹦鹉纹织锦风帽、绣花夹衫、缂丝靴套(元)

md6i2khi02293f93a095.jpg

金花银盘(元)

96n2v32az3t4s5pqa6xa.jpg

鋬耳银杯(元)

ksylor55y3t893u011e1.jpg

鋬耳金杯(元)

r96073mr39jyv2ssi738.jpg

卧鹿纹金带饰(元)

rk6l00r0op8486y87mh7.jpg

鎏金铜托镂雕长寿鸟纹青玉带扣(元)

12203h030zf79kn620rf.jpg

普纳公主祭祀用玉碑(元)

8m34p497g49wj60u737k.jpg

海螺人物故事纹酒器(元)

kw58k83ui5t812qb89lj.jpg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元,呼和浩特市太平庄乡白塔村)

蓝釉骆驼(元)

ba44ce718t1377jwzawy.jpg

腰牌(元)

mi5yw61bgoi6pb177857.jpg

雕人物纹铜像(元)

09365gogd03j01k6n10h.jpg

人物乐舞纹砖雕(元)

nui21jw338q807767z8g.jpg

雕人物纹瓷棋子(元)

rhi7kgi81tzwe1rr54qr.jpg

景教墓顶石(元,四子王旗王墓梁墓地)

6430pfcd1y72osx4rno8.jpg

景教铜画押(元)

内蒙古博物院攻略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大辽契丹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大辽契丹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大辽契丹: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发端于现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北魏时期形成古八部联盟。隋唐时期势力强盛。五代时期的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史称辽太祖,国号契丹。辽圣宗时期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天骄蒙古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天骄蒙古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之天骄蒙古: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酷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元人的诗作描绘出一幅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画卷。契丹之后,又崛起了另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七世纪以前,蒙古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流域。约九世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