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乌山慈善堂

2024-04-01       334 浏览

慈善堂座落在福州市乌山东麓第一山下,乌塔之西。

慈善堂大门是一座三开间两层近代洋楼,中央开间设拱门,门顶有扇形匾额,左右矩形窗上有木过梁,一层表面有黄色粉刷。二层红砖砌筑,檐口有砖叠涩线脚,上为两坡顶小青瓦屋面。

大门后为天井,有两厢。天井后为大殿,正面五开间,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观音兜式封火山墙。大殿占中央三开间,西开间为西归堂,东开间为穿堂通向后进。据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背面碑文(文保碑已不知所踪),“殿前古井,立有清同治年丁卯年‘东井’碑刻”。现石碑只剩下半部分横卧在西归堂前。据《福州晚报》2003年报导:“……在堂前乌山广场建设工地发现一块古碑,上以古篆题‘东井’,以隶书题‘同治丁卯七月’,为清代同治年间修浚南涧寺寺内古井‘东井’和‘西井’时所立。”(现“西井”碑置于护道白真人庙内。)

出穿堂为后进门厅,正对一单间小楼;其东为小院,小院正面为两开间两层木结构住房;再东侧,复有一单开间大进深两层住房,其下为厨房。

《三山志》载:“梁大通六年(西元532年),居士苏清以宅为之。唐乾宁二年(西元895年),闽王创天王殿。三年,号南涧护国天王,合庵十二为寺,得名南涧寺。”

《闽都记》载:“建于唐乾宁二年,闽王建天王殿,号南涧护国天王,合庵(即慈善堂)十二为寺。”

清《榕城考古略》载:“晋时林氏渡江入闽,有华阳道士凿井于南山足下,太早不竭。”井水清冽甘甜,唐时可供数百僧尼饮用。

《乌石山志》载:“南涧报国寺,今称南涧寺,在山之东。梁大通六年,居士苏清舍宅为之。唐乾宁二年,闽王审知增建天王殿。后人以有天王殿,故亦称天王寺。三年,号南涧护国天王,合庵十二为寺,以居涧旁,故名。

《八闽通志》:“伪闽时、迁寺于山之阴。”

五代梁乾化三年(西元915年),改为千福院,始建长乐台。北宋熙宁二年(西元-年)知州程师孟曾为篆“长乐台”。元代审理黄济改建长乐台,改名为“鳞次台”。明建文元年(西元1399年)沈沂篆镌“鳞次台”。

据旧时碑载,道光、光绪年间和民国初期均作不同程度的修茸和拓建,终形成20多间殿、堂、舍、室规模。1933年时,堂宇占地仍达1300平方米,除建有大士殿、念佛堂、钟鼓楼、伽兰殿、西归祠、斋堂、宿舍外,花园中还配置有亭谢、假山、放生池,种植有桂花、肚竹、建兰和睡莲等名贵花卉,不仅殿堂明亮典雅,堂宇环境亦十分清幽。福州督署、府县达官贵人、文人名士带妻儿从乌石山游览下山之后,多会顺道到堂内品茶。

抗战胜利后,福州高湖人杨显旺又缘首重修,1966年文革期间遭到--“破四旧”,由于天灾--,年久失修,堂院倾倒残破不堪,四分之三的殿房成了民屋,到1980年代年仅保留一座殿堂,几间旧屋,几棵榕树和一口井泉。

1990年代,福州市人民政府(时福州市委书记赵学敏)以“乌山文化广场”的名义立项,责令福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时任总经理翁金榕)对本区域进行拆迁,以向外商出让土地。拆迁过程中引发拆迁户集体抗争,发生数起死伤事件。慈善堂首进门楼被拆毁。

“乌山广场”拆迁后长期闲置。据说对此地感兴趣的开发商极多,有几个甚至已经达成初步意向,但不知何故均在签约前反悔。直到2002年,由时任市委书记何立峰介绍给泉州的开发商开发“冠亚广场”。

慈善堂原由民间优婆夷主持,约1990年代末由佛协派遣正式尼僧住持。

2003年,慈善堂 管委会筹资四十余万原重修慈善堂,并立碑记。

2007年,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公布慈善堂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