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堂博物馆,成立于2010年,位于东莞市莞城区的博物馆。
中文名:中和堂博物馆
外文名:zhonghetang Museum
类别:综合性博物馆
开放时间:每日09:00—18:00(周一闭馆)
地点:东莞市莞城区旗峰路176号
竣工时间:2010年12月
门票价格::免费参观
成就::东莞市市级文化产业基地
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
距市区不过40来公里的顺庆区桂花乡, 因为海拔稍高的缘故,气温比南充城区约低2至3度。“小暑”第二天,记者踏访桂花乡,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当地的桂花水库。车行水库大坝,坝下是一望无边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山坡、 树木, 宛如一幅夏日中的风景画,一阵微风拂面,即便是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丝丝清凉。
“经专家规划,我们将依托桂花水库,分别打造欧美、川北风情聚居区。”乡党委书记李阳介绍,桂花乡的新村发展规划已上报区政府审批。
无名小河沟变身水库
占地1300余亩,常年库容440万立方米。这是一组有关桂花水库的基本数据。
与大多数农村水库以灌溉为主不同,桂花水库除保证桂花、李家、辉景三乡镇部分耕地的灌溉外,还担负着三地4万多人的饮用水水源的供给。
地处顺庆、蓬安交界的桂花乡,当年为何要建这个水库呢?
据桂花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安光回忆,桂花乡地处深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一遇天旱,种水稻就成了大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令人头疼的是,毗邻的李家场随着场镇人口的增加,场上居民吃水成了大问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桂花水库的修建提上议程。1976年秋,桂花水库动工开建。按照设计,人们将流经桂花乡折白庙村、桂花村、新桥村、平桥村、蒲家沟村的一条无名小河沟斩断,在桂花村境内筑起大坝,将上游的河水蓄起,最终聚集成水库。
桂花水库建成后,20余米高、300多米长的大坝,将上游来水锁住。到蓄水量形成时,人们测量发现,水库最深处有40多米。
“水库建成后,因为地处桂花村,故取其村名为水库名。”桂花乡社会事务办主任王茂良说,桂花水库通过自流灌溉,灌面达到五六千亩,后来灌区增加了提灌,最终灌面达到了近8000亩。
桂花曾取名“龙凤”“朝阳”
追根究底桂花的历史,记者发现,当地建置时间并不长。
当地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前,当地归属李家管辖。那时候,村民交公粮,要么交李家、要么交芦溪、或者交蓬安正源。
“这里距李家最近,只有7公里路,到芦溪最远,约16公里。”王茂良听老一辈口口相传,新中国成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当地人有交粮跑蓬安正源的习惯。因为通往正源的路要好走些。
新中国成立初期,桂花设乡。不过当时的名字并非“桂花”,而叫龙凤乡。之所以取此乡名,与当地历史上有一座龙凤庙相关。
如今健在的桂花人,没有谁见过龙凤庙,由于当地没有乡志,有关龙凤庙的情况更无从考证。据当地口口相传,龙凤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历史上,当地人丁稀少,男多女少,为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人们为求多子多福,也为求男婴女婴数量平衡,于是建起龙凤庙。
上世纪“文革”期间,“龙凤”更名为“朝阳”。“文革”结束后,民政部门规范乡镇名,因当年“朝阳”名字太多,于是改为现名。
桂花乡得名是因为乡场所在地桂花村,而桂花村得名则因为历史上当地有一株桂花树。
依托市区发展乡村旅游
潆(溪)马(鞍)公路接近李家镇时,向右拐上一条标美油路,顺着这条油路往前约4公里,便是桂花水库了。
经过多年来实施长防工程、退耕还林,桂花乡的植被很好,放眼望去,四周一座座绿色的山头直扑眼帘。伫立桂花水库边,库水不时传来阵阵清香。
“过去水库的水质较差,很难闻到沁人心脾的清香味。”李阳介绍,上世纪90年代,当地利用水库水域,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只以为让部分村民富了起来,殊不知却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
在那段日子里,库水水面网箱遍布。为了提高产量,养鱼人向水里投放大量的肥料、包括化肥。结果库水水质受到极大污染,最终导致李家水厂水源不达标。
桂花水库网箱养鱼被取缔后,库水的水质逐渐好转,并回归自然。
近年来桂花乡出名,源于桂花水库。一些城里人为感受乡下清新的空气,领略田园风光,纷纷来到桂花乡。这中间,不乏钓鱼爱好者。
正是受此现象启迪,今年春,桂花乡萌发依托桂花水库,做起了旅游的“文章”。虽然这一梦想眼下还处于规划中,但透过乡政府大院展示的产业、新村、旅游“三位一体、产村共融、农旅结合”的规划,让人分明感触到桂花人 打造南充市民休闲度假胜地跳动的脉搏。
按照当地产业规划,未来的桂花乡,依托桂花水库将建成环湖旅游度假区,围绕度假区,是优质水果、特色蔬菜、特种养殖基地。
当地的旅游规划显示,围绕桂花水库,当地将建成旅游接待中心、乡村旅游环线、开心农场、精品花卉区、野营烧烤区、水上娱乐区、生态垂钓区、民俗文化区、环湖自行车骑游区、农耕文化展示区。
借助川北民居王家大院,建成欧美风情聚居区、川北风情聚居区,还将新建赵庄、张庄、岳庄、罗庄、李庄、汪庄、桂庄。
“一旦规划通过审批,我们将全力争取项目,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将规划变为现实。”李阳表示,待桂花人梦想成真之时,桂花湖将美如画。
南充晚报记者 李波实习生 岳竞宇 文/图
1975年中国测绘队测绘珠峰的悲壮一幕:8600米高度队友失踪 继续前进还是返回寻找?
郁期青(左)和张志林(右)
郁期青和张志林正在摆弄的“钢桶”,正是当年在青藏高原工作时,用来煮饭的高压锅。时隔近50年,他们回到位于陕西泾阳的“大地原点”,回忆当年同为国测一大队1975年珠峰测绘队队员的日子。
珠穆朗玛峰
经过层层选拔的测绘队队员们,告别同志和亲人,前往珠峰脚下。但直到他们兴冲冲来到海拔5100米的珠峰大本营绒布寺,才发现这里的环境远超他们的预期。
珠峰上气候恶劣,最低气温可达-50℃,最大风速可达90米每秒。普通的手脚冻伤,在这种环境中,很可能带来截肢的严重后果。
身份不明的“绿靴子”遗体
截至目前有数百名登山者倒在登顶路上,因为搬运困难,他们的尸体大多仍留在原地。
这种极端环境,是珠峰测绘队员和登山队员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测绘队员必须等登山队员将觇标插在顶峰,才能通过三角测量完成海拔测量任务。
即使有气象小组全程配合,登山队仍然遇到了突袭而来的骤风暴雨。根据气象组意见,测绘队员不得不跟随登山队员全部撤回大本营。
1975年珠峰测绘队队员 薛璋
1975年珠峰测绘队队员薛璋回忆,当年通信设备还不完善,队伍之间只能像部队一样,使用信号弹沟通。
薛璋:如果那天发红色信号弹了,表明明天要登顶;如果那天发绿色信号弹了,明天不登顶。
薛璋在6120米的地方等待登顶的讯息,已经连续待命五天。
珠峰测绘队当年使用的观测设备
第六天,他收到了大本营送来的一封信,薛璋还未拆开信,内心已经充满不安,难道又是登顶遇到不测?
信中提到的人叫做吴忠玉,他是1975年珠穆朗玛登山队的副队长,一直在一线带队。
1975年珠峰测绘队队员张志林:他要取镜头,他要前跑后跑,所以比别的登山队员更加的辛苦劳累,结果登到8200米的时候,其他的队员在往上登,他说你们先走一步,那说这个话,(意思是)我还要工作,还要摄影。
而信中内容正是:“登顶失利,吴忠玉政委牺牲。”
当时队员们爬到海拔8600米,仍然不见吴忠玉的身影。天已经暗下来,珠穆朗玛慢慢笼罩在黑夜中,副队长始终没有返回营地。
珠峰测绘队队员张志林回忆,为了找到副队长,他们不得不把鸭绒背心点燃照明,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张志林:那个时候、地方又不能随便下来找一找,谁也爬不动了。结果后来没办法,等到第二天,还是不见人。
副队长生死未卜,队员们心中忐忑不安,继续前进登顶,还是折返寻人?大家不得不停下工作,等待指示。
觇标模型
1975年5月21号,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指挥部发出指令,再次朝顶峰进发。测绘队员张志林从放大仪器中紧盯登山队员的踪影。
突然,张志林在望远镜中发现登山队员们走错了方向。
测绘队员观察仪器里的登山队
张志林立刻向大本营前线指挥部报告,指挥人员立刻喊话!
张志林:那个时候叫黄河黄河,长江长江代号。说你们方向偏离了,你们赶快重新找上顶的方向,之后他们就慢慢改变方向往上走了。
攀登顶峰的最后50米,登山队员们花了两个多小时。
登山队登顶
终于,在1975年的5月27号下午两点半,登山队成功登顶,将测绘觇标插在了峰顶。测绘队员们也立即开始进行高程测量工作。
1975年珠峰测绘队队员陆福仁:一会儿云彩来了,发现挡着看不到那个觇标。一直等到下午五点钟,山头的晴出了,看到那个觇标了。
觇标“现身”,各个观察点的观测队员立刻开始测量,所有人拼命看,拼命测,反复搜集数据,从下午一直测到天黑。
工作中的测绘队员
1975年,国测一大队测绘队员在珠峰这个“生命禁区”奋战整整80天,成功测量出珠穆朗玛的海拔高程。
同年7月23号,中国向世界宣布珠峰海拔高度为8848.13米,这个精确的中国高度迅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世界的承认。
2005年,国测一大队又一次承担了测量珠峰的任务。同年5月22号,由专业登山队员与国测一大队成员组成的登山测量队,成功采集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最终得出的新高程为海拔8844.43米。
2020年5月 在珠峰大本营附近测试设备的测绘队员
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同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团队的扎实工作,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国测一大队的足迹踏遍每一处险地,可他们并未止步。
近年来,随着技术研究开发部、应急测绘中心、新技术应用部等新部门的成立,中国测绘人的醒目身影逐渐出现在了更多的领域!
来源:凤凰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