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饮食文化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几千年来,人们经过不断的总结已形成了中华美食的八大菜系,而川菜,一直以来正是代表着中国菜的高水准闻名于世,享誉海内外!
香飘百年 回味经典
今天我们来讲讲川菜八珍调料之一的清香园·中坝酱油的故事。作为一个地道四川江油人,小时候,时常听到一首童谣“中坝酱油保宁醋,剑阁的拐杖经得拄(chu)……”。在四川,中坝酱油就是当地最著名的土特产,远近闻名。
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一辈的人说起过“中坝酱油由来”的故事:那是道光初年,清香园酱园后人中有一个叫韩铣(xian)的秀才,中了举人,道光七年就官居道台,当时皇恩浩荡,韩铣赴京去谢恩的时候,专门带着自家酱园里生产的极品中坝酱油作为贡品。皇上得知中坝酱油乃地方特产,立刻招御厨用这个贡品酱油烹饪御膳,用膳时每道菜都鼓香四溢,美不胜收,道光皇帝品赏后,不由叫绝。在欣喜之余,便挥笔赐名“中坝酱油”!中坝酱油由此名声大振,还被指定为四川的贡品之一,那年刚好是一八二八年,距今190年……
经常听到一句口头禅:我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这句话,现在的90后、00后基本是听不懂得,因为他们没有经历那个打酱油的时代。小时候,在川北的中坝古镇,在解放街那曲曲折折的小巷里,货郎“梆~梆~梆~”的叫卖中坝酱油,母亲立刻放下手中活计,抱着祖传的陶罐匆忙的出门了,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豆豉香味!
我的童年,穿梭在中坝古镇的大街小巷,在嬉戏打闹中成长,也渐渐的认知儿时难以忘怀的“豉香”味道,原来这味儿来自清香园中坝酱油的酿造技师许师傅。在那清苦的岁月,儿时的我总觉得时光难掩无聊,不时缠着许伯伯带我去他做工的地方玩耍,拉着伯伯粗大有力的手,踩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哼着童谣,追随着扑鼻而来的豆豉香味儿来到中坝酱油古作坊的大门前, “清香园酱园”几个大字让我记忆犹新……
匠心执著 愈久弥新
光阴如梭,如今我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可是他们口中的 “打酱油”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意思。在第三届中国酱文化节上,我有幸观看了整个开坛仪式的神圣与庄重,这时的他已经是中坝酱油的第六代技艺传承人,开坛仪式三代传承人汇聚一堂,共同开启2018年早春的第一坛中坝口蘑酱油,每年3月18日的清香园总显得格外的热闹,全国各地的数万游客都会汇聚到这里,共同见证早春开坛仪式,坛口的红布被揭开的那一刻,熟悉的豉香夹杂着口蘑的鲜香扑鼻而来,弥散在整个园区内,“还是那个味儿~~”——我熟悉的那个味儿。
也许正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清香人,匠心执著的追求和对传统技艺的秉持,才让中坝酱油历久弥新,才有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项荣誉。
革新巨变 飞速发展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了。应对变化,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求得长远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创新不是在实验室很美妙,而在市场上一败涂地的构想,是一个能转化为收入和利润的想法。今日的清香园正昂首阔步,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中坝酱油系列产品畅销中国大西南,出口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6亿元新建的“20万吨绿色食品产业园”,产业园占地422亩(清香园中国酱文化博览园20亩),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投产,全面达产后,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利税2亿元,带动周边农民增收2.5亿元。
在经历了多次蜕变后的老字号清香园始终以诚信、品质闯天下,传承中国传统制酱人的优良风范。坚持“让健康代代相传”,在传承中不断创新,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清香园中国酱文化博览园,已经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景区既有传统工艺景观又有现代化的生产线,形成了以工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的酱文化主题景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受展现以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及百年老字号的蜕变发展。
近年来,清香园主打“生抽选中坝,口蘑更提鲜”和“传统工艺”的核心产品——中坝口蘑头鲜酱油和中坝古法晒醋,实现了销售快速增长。2018年清香园全面启动膳食健康顾问项目,在传播清香园的理念的同时,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卖的不仅仅是历经190年的匠心,还有坚持传统古法的工艺,做良心产品的健康的理念以及让消费者都吃上放心味道的使命。”如今,清香园中坝口蘑酱油作为“川菜调料八珍”之一,早已成为许多经典川菜的调味珍品和标准配料,以其出众的工艺特色成为四川传统特色酿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与清香园匠心在创新中传承近两百年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