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梁安康成王萧秀墓石刻

2024-12-01       1104 浏览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小学内。

萧秀,字彦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七子。天监元年(502)进号征虏将军,封安成郡王,天监十七年二月,死在雍州刺史任上,时年44岁。

萧秀墓前现存遗物有石辟邪二、石柱一、石柱础一、石碑三、碑座二。

二辟邪东西相对,相距18米。东辟邪长3.58米,宽1.55米,高2.94米;西辟邪长3.28米,宽1.55米,高3米。东辟邪完整,西辟邪臀部,背部有微残。西辟邪躯体硕大,无角,张口垂舌,颈粗短,双翼雕鸟翅纹,通体雕凿的卷毛仍隐约可见,昂首挺胸,作迈步前行状。

石碑,立者有二块,倒放地上的有一块,立着的碑东西相对,东碑中部有裂缝,碑身向后稍倾斜,碑身高4.15米,座高1.01米,通高5.16米,宽1.46米,厚0.3l米,碑侧原有浮雕,今已模糊不清。西碑碑身高4.1米,碑座高1.02米,通高5.12米,宽1.44米,厚0.32米。碑面剥落严重,正面的碑文已无法辨认,碑阴尚有门生故吏的姓名可识。据记载墓原有碑四块,为梁朝著名的文学家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撰写碑文,书法家贝义渊书写。南宋时,四块碑只剩下两块。1956年整修石刻时,从土中发掘出碑一块,断为三,又缺少一段,残高4.35米,宽1.54米,厚0.32米。这块碑是在南宋前就已遭到破坏倒埋地下的。两块立着的石碑在整修时,将碑校正固定。另有二龟趺,是倒放地上残碑及另一块佚碑的碑座。东龟趺高1.02米,宽1.43米,长3.54米,西龟趺高1米,长2.7米,宽1.49米。

西石柱柱盖以上缺,柱身高3.86米,柱础高0.76米,通高4.62米,柱础裂成两半。东石柱已佚,仅存柱础,高0.66米,长1.45米。柱础四周均雕有纹饰。

萧秀墓石刻遗存最多,布局最完整,是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代表作品。

1974年10月至1975年1月,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甘家巷发掘大小墓葬38座,其中距石刻1000米处的六号墓,据考证为萧秀墓。此墓为椭圆形单室穹窿顶砖室墓,有石墓门和石门拱,拱上有浮雕,墓前有很长的排水沟。墓因遭严重破坏,出土文物很少,虽出土两块石墓志,已风化漫漶,无法辨认。萧秀墓石碑,《艺文类聚》中有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