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惠州竹编

2023-11-13    790 浏览

惠州竹编

竹编艺术为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惠州竹编工艺品多见于桥东新民街晒布场的竹器手工业以及城郊个体生产者。解放前,晒布场已形成以生产竹器用具为主的专业街,有30多户人家独立经营竹器业。主要产品有竹台、竹椅、竹床、竹箩、竹篷、竹扫等生活用品和竹制工艺品。

解放后,1954年成立竹器生产合作社,社址设于新民街,有职工30—40人;1956年成立竹器社,职工300多人;1956年合并为惠州市竹器厂。1974年,市竹器厂分设了竹器工艺厂。自此,从原来以生产生活用具、农具为主发展为生产竹器工艺品。

竹器工艺厂最初由秦吉安、陈伦发、李淑凡、杨杏华等人为骨干,试制工艺产品。1976年起大量投入生产,主要产品有竹帆船、竹笔筒、竹香炉、竹花瓶(包括竹壁花瓶)、竹器玩具(孔雀、剑等)以及竹编装饰品。1979年,产品达到110多种,生产工人90多人,产值每月可达2—3万元,最高达到4万元。产品均由外贸部门包销出口。

制作竹器工艺品,要选取质地优良的苗竹、黄竹为主要材料,经过浸药杀虫消蛀,再经过车筒、喷漆以及画面、贴、刻等装饰工序制成产品。具有造型朴实大方,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如竹帆船造型精巧逼真;笔筒、挂壁花瓶简朴美观;还有竹剑等,也深为儿童喜爱。有的产品既实用又可供欣赏,有一种扇帽,编织得色彩斑谰,可当扇子,可作帽子,别具一格。

1984年以后,竹器产品销路不断下降,成本不断增加,竹器工艺品生产也随之下马。现只剩下少批量的对外加工项目,主要产纸鹞骨(做风筝的材料)以出口香港、西欧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