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亚洲最大的寺院叫南海禅寺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印度奶茶
2024-01-13
印度奶茶:印度奶茶,印地语叫Chai,发音源自广东话的茶。是印度著名饮料。都说在印度应避免吃街边小吃,其实旅行除了看风景名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体验当地人生活,知道别人是怎么活的,啥都不吃,回家睡觉得了!其中奶茶更是个中极品,每天都要喝上几杯才舒坦。在街边坐满当
古浪锁阳
2024-01-02
古浪锁阳:锁阳可以食用,也是一种有名的中草药。我国现用的一些成药补剂中,大都含有锁阳。锁阳洗净后,要用竹片削去皮(不得用铁器,否则立即变质),切成丝,拌上面粉及大蒜、油、盐等佐料,可做成一种叫拨拉子的食品,吃起来很是香甜可口。还有人用锁阳泡煮清茶色泽鲜艳,气味
热切丸子
2023-12-14
这道传承了600多年的吃食曾是布篷小摊的明星选手,也曾是家庭主妇必会菜式,更是请客吃饭不可少的看家菜。热切丸子虽然叫丸子,却一点没有丸子样儿,而是长
猪血糯米灌肠
2023-11-15
猪血糯米灌肠:壮话叫巫帮。用糯米、花生、五花肉丁、猪血、绿豆及各种香料等混合,灌到洗净的猪大肠内,两端拴紧,用小针在肠上扎数个气孔,再蒸熟,就制作成了猪血糯米灌肠,切片食用色美味佳,风味独特,嫩滑可口,芳香宜人,是待客的佳肴,深连山同胞的喜爱。
名菜娃娃鱼
2023-10-30
名菜娃娃鱼:名菜娃娃鱼娃娃鱼(书名大鲵)是武陵源的特产,也是名菜。传统的吃法是:先将鲜鱼去掉溜滑的沾液,再开肠破肚,取出杂质,然后切成小块,洗净,再用植物油翻炒,加汤,放入姜片、葱把、食盐、酱油等佐料,这种吃法叫小炒黄焖。再一种吃法是用砂锅清炖,放入佐料。两种
土家妹情丝饼
2023-10-24
土家妹情丝饼:土家妹情丝饼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的特产。土家妹情丝饼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外酥内软,口感特别。五峰一带盛产土豆,故当地人便以土豆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小吃。他们把土豆丝与土豆粉混合在一起,煎成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的土豆饼,叫土家妹情丝饼。在传统的土家山
大老李汤圆
2023-10-11
晚上叫元宵,所以就把吃汤圆称之为吃元宵。青岛市南特色小吃店的大老李汤圆取其传统之精华,独创水磨糯粉、石磨造馅,手工包制、现做现卖的十六字工艺法,推陈出新,形成独特风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大老李汤圆的特点是:
文公菜
2023-09-17
文公菜:正宗崇安菜的代表有十锦,也叫文公菜。相传朱熹在治学之余颇好美食,就自己动手制作。他制作的十锦文人墨客雅集小酌,交口称赞,很快在乡村流传。因为朱熹谥号为文公所以又叫文公菜。这里的学生在赶考前夕,家人必备此菜,祈愿考生才思敏捷,一举上榜。800年来文公菜一
应州牛腰
2023-08-12
应州牛腰:是应县城的一项风味小吃。传说:相传在清代中期,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后来他又试着做成牛腰形状。1900年农历8月,应州知府得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怀仁城里,特地把牛腰贡给他们品尝,受到好评,
汾西擦蝌蚪
2023-08-09
汾西擦蝌蚪:汾西擦蝌蚪擦蝌蚪也叫擦面,是汾西县等地民间的一种特色面食。制法简单,操作方便,最适合集体人多时食用。汾西县宾馆招待所常用擦蝌蚪招待异地的宾客和上级领导人。做这种面食要做到:1、具备擦面的工具——擦床,它比擦菜的擦子孔略宽大些,形如月牙多如鱼鳞,而且
盖碗茶
2023-07-31
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群众男女老幼普遍饮用的一种茶。盖碗,又称三泡台,民间叫盅子,上有盖,下有托盘,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每到炎热的夏天,喝盖碗茶比吃西瓜还要解渴。到了冬天,回族群众早晨起来,围坐于火炉旁,烤上几片馍馍,或吃点馓子,总要刮几盅盖碗茶盖碗茶,
孙村竹编
2023-07-03
孙村竹编: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
滑鱼
2023-07-01
滑鱼:是江西赣州宁都县的特产。清代宫廷御膳中,有一道菜叫滑鱼,是宁都特色菜,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就是常说的乾隆,他曾经爱吃。据说滑鱼这个菜名也是弘历取的,民间传说,弘历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微服私访,只带了一个小太监,途径宁都。那年大旱,只见田干禾枯,赤地千里,
炒疙瘩
2023-06-09
炒疙瘩:北京特色的风味小吃。炒疙瘩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民国初年,北京宣武区虎坊桥有家叫广福馆的面食铺,根据顾客的需要,将面揪成疙瘩煮熟,拌上虾酱然后炒制,炒疙瘩由此初步形成。后又将配料进行改进,使炒疙瘩名声大震。炒疙瘩由面粉、芝麻油
花毡
2024-01-06
花毡:花毡,哈萨克族语叫斯尔玛克,以制作精美,别具风格而享有声誉。花毡的原料有羊毛、羊毛线、彩色布、线等。哈萨克妇女大致制作三种花毡,一种是将彩色的布剪成图案,用羊毛线缝制在白色的毡子上;另一种是把毡子染成五颜六色,用彩色的毡子拼成各种图案,再用羊毛线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