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奇幻3D魔幻艺术画展泉州馆 相关特产共 571 条
桂花蟹
2023-12-13
桂花蟹:桂花蟹算是古早味泉州菜的典型代表之一,是泉州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用梭子蟹肉做出来的一道名菜,味道极其鲜美。泉州每年秋末冬初桂花开放时,梭子蟹就开始上市,做时把蒸熟的蟹剥开,剔出全部蟹肉和蟹黄,加上蛋、肥肉丝、冬笋丝、荸荠、西红柿、芹菜等配料,高火炒熟。
肉夹包
2023-12-07
肉夹包:肉夹包是泉州的传统面点,是传统婚宴上必备的面点之一,老一辈的人叫它虎咬狮,也是泉州的风味小吃之一。泉州的肉夹包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采用上等五花肉制作而成,配上了高浓度的香料,虽然外表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吃起来味道很不错,肉质鲜嫩,咸香适口。肉夹包
涂门贡糖
2023-12-07
涂门贡糖:贡糖是福建地方民间传统的名点,贡糖的传统制作手艺精良,质量上乘,口感香酥甜美,食后满口留香,回味无穷,其中较为出名的是涂门贡糖、白水贡糖和金门贡糖,还有闽南沿海地区福建泉州石狮和永定的手工制品。而涂门贡糖是泉州特色传统糕点,是泉州著名的糕点小吃,据传
陈兴民面塑
2023-06-24
陈兴民面塑:陈兴民铜山黄集人,初中毕业后一直从事面塑艺术。1995年拜全国著名的面塑王李方清先生为师,是近年来铜山面塑艺人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有《三国人物》、《水浒108将》、《红楼梦人物》等,造型独特、形象逼真。其中,《水浒108将》被日本民俗馆收藏。一尊尊
石花膏
2023-12-07
石花膏:石花膏是泉州特有的名小吃,也是泉州夏季最受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石花膏在泉州已有上百年历史,至今仍广受欢迎。石花膏取用生长于海底、采摘极为不易的天然植物石花草为原料。其为纯手工制作,以大锅热水熬制石花草,滤后凝固如果冻,透亮清澈;食用时在石花膏上刮刨出均
曲阳泥塑
2023-08-05
曲阳泥塑: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此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社会上道观、佛寺、庙宇兴起,重新促进了泥塑艺术的需求和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元代之
大同盆景
2023-08-12
大同盆景:盆景艺术是利用花、草、树、木、土、砂、矿、石为材料,通过精雕细刻等艺术加工,再现大自然的风貌,给人以高等艺术,美化自然之观感。盆景艺术起源于晋代。在六朝梁代萧于显所著《南齐书》中,曾出现刻山石之记载。隋唐时期,广为应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盆景艺术分
厦门面线糊
2023-12-05
厦门面线糊:厦门面线糊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厦门、泉州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厦门人常吃
花生仁汤
2023-09-20
花生仁汤:泉州有句农谚:旧历六月十九日三项新,新花生就是其中之一。泉州人做花生仁汤,花生仁要粒粒饱满,先用开水去膜,添足够的水慢慢炖,直炖至花生仁表面洁白完整,实则烂如泥浆。食时,舀二、三匙花生仁放在碗中,放些白糖,泡以开水就成。
醋肉
2023-12-07
醋肉:醋肉是一道极具名气人气的地道闽南小吃,起源于福建泉州,广泛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闽南语地区,是一种油炸的醋腌瘦肉。作为泉州最具特色的小吃,它外表金黄,吃起来外酥里嫩,带着淡淡的醋香,既可当零食解馋,也是面线糊等美食的配料。地道的
湘西菊花石雕
2023-10-27
湘西菊花石雕:菊花石雕集天然菊花石与人工雕刻艺术融为一体独有的艺术珍宝。(湘西)
涂岭龙眼
2023-06-30
涂岭龙眼:涂岭龙眼是福建泉州泉港区的特产。涂岭龙眼泉港涂岭龙眼行业协会13392586龙眼
源和堂蜜饯
2023-09-20
总厂原址晋江县青阳镇,1956年迁入泉州市区,在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吸收华侨投资,国家拨款扩建,易名为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泉州源和堂蜜饯厂。该厂生产的各式蜜饯,选用优质的鲜水果,以传
海蛎煎
2023-11-30
海蛎煎:海蛎煎,闽南语为蚵仔煎,不仅仅是泉州一道特色菜,也是闽南、台湾、潮汕等地区经典的传统名小吃之一。海蛎煎是以泉州海域盛产的野生海蛎为食材,加入适量地瓜粉、青蒜、生姜沫、胡椒粉盐味拌匀,摊平而煎,口感口感香脆,内馅香滑。相传,海蛎煎是由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
面线糊
2023-12-07
面线糊:面线糊是以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的闽南地区特色小吃,也是泉州著名的小吃。面线糊系以虾、蚝、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吃的时候根据喜好添加蟹肉虾仁等海鲜或大肠、小肠、鸭腱、猪肝、醋肉等多种配料,再撒上香菜、胡椒粉、蒜泥和酒调味,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