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山西乔家大院优惠门票活动 相关特产共 518 条
牛舌头火烧
2023-08-03
牛舌头火烧:牛舌头火烧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迁山西民以实之。随着山西移民的迁入,原由西域传到山西的以吊炉打烧饼的手艺也自然传到威县一带,威县人独出心裁,融合北方的大饼与胡饼的工艺,以威县的细白面与小磨香油为原料,佐以细盐、花椒粉,用吊炉烘烤,创制了风味独特的火烧
葱烧苔蘑
2023-06-13
葱烧苔蘑:葱烧苔蘑是山西当地的一道特色菜,选用了山西特有的五台山台蘑,台蘑因无污染、高营养而著称。该菜品用上等的葱白与台蘑高汤勾芡,烧至入味。葱香味浓,苔蘑鲜香适口。
登封刀削面
2023-10-18
刀削面,原本是山西特色主食,现如今也成为登封民众的主食之一。登封刀削面是在山西刀削面的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工而成的。其主要特色
沙棘开口笑
2023-12-19
沙棘开口笑:沙棘开口笑是山西一道特色名菜,是一种使用沙棘制作的甜品菜,属于晋菜。沙棘开口笑是山西传统名菜,此菜由来还有一个典故,相传,民国时期,蒋介石带夫人一行到山西太原,阎锡山一家亲自接待,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更为了能让蒋夫人吃好,特别安排厨子用我们地方
斗山杏仁
2023-08-12
斗山杏仁:广灵斗山杏仁,被称为山西特产三大宝之一(山西特产三大宝:杏仁、核桃、大红枣)。广灵土地史有刮金板之称,杏仁久赋盛名,其优于一般杏仁的原因在于,广灵地处于太行山北端,衡山东麓,北纬39度线上(俗称杏果生长黄金线),再加上广灵斗山海拔2000米以上,温差
闻喜煮饼
2023-08-08
闻喜煮饼:产于山西闻喜。系山西传统的八大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历代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堪称国式糕点的绝产。其制作方法荟萃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糕点加工技术,选用优质面粉、蜂蜜、芝麻、香油、食糖等上乘原料。成份:富含蛋白质、植物脂肪、糖类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元
羊肉烧麦
2023-08-13
羊肉烧麦:烧麦,这种遍及全国各地的小吃,在山西也有其独特之道。山西的羊肉馅儿烧麦也是颇具名气,一般多见于清真餐厅。山西人不喜欢膻气味,羊肉在这里似乎不太受欢迎,然而一旦做成烧麦,还是迎合了当地大众的饮食习惯。羊肉烧麦馅料里适当佐以葱姜,有效地抵御了羊肉特有的膻
曲沃羊汤
2023-12-15
曲沃羊汤:曲沃羊汤,又名羊杂羹、羊杂汤和羊头菜等,是山西临汾颇具地方特色的一道美食小吃。曲沃羊汤制作历史悠久,据传,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入中原途经山西曲沃时,他觉得蒙古人把羊肉吃掉后,下水全部丢弃,觉得非常可惜,行军打仗军粮可是相当珍贵,于是就收拾起来,认真掏洗加
闻喜葱花饼
2023-12-15
闻喜葱花饼:闻喜葱花饼是运城闻喜县地方名吃,与山西削面、平遥牛肉齐名,被誉为山西三大名吃之一。闻喜葱花饼制作历史悠久,起源于明代,相传,当时在闻喜县衙门口有一家小吃铺,其以特殊工艺用面粉、油、葱花烙烤出的烤饼,层多且薄、皮脆酥香、色泽黄亮、余味悠长,深受当地人
乡宁白面油糕
2023-12-12
乡宁白面油糕:乡宁白面油糕又叫炸糕、年糕、枣糕,是山西一带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原料有白面、糖、油,是山西一道特色小吃,其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在透风情况下放盘子里不遮盖,七八个小时内仍保持皮脆。中文名:乡宁白面油糕原料配方:白面1千克水1
平定过油肉
2023-12-12
平定过油肉:过油肉是山西平定最著名的汉族传统菜肴,起源于明代,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肉质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中文名:平定过油肉外文名:pingdingf
大同刀削面
2023-12-06
大同刀削面:大同刀削面,是山西名小吃,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的刀削面,可称面食王中王。大同刀削面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独特的大同风格,很多外地朋友来到大同,在品尝之后,
右玉老陈醋
2023-08-12
据考证,早在公元前479年时山西就有了制醋的作坊了,特别是以清徐县所制的最有名望。山西老陈醋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可用于配药,它所含的醋酸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球菌类效果最明显。用老陈醋炒麦,可治疗腰腿疼痛,敷贴脚心可治疗高血压;
怀仁陈醋
2023-06-14
怀仁陈醋:怀仁陈醋是山西晋中榆次的特产。山西的醋享誉海内外,尤以榆次、清徐为正宗。榆次怀仁的老醋坊,开办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道光年,立号名为钰泉庆,世代传承。怀仁村地处平川,是古代榆次的重要集镇之一,盛产优质高粱,加之特定的水土和特殊的工艺,使其生产的陈醋优质
新疆拌面
2024-01-06
其起源有众种版本,一说来源于山西,是由当年山西骆驼客带到新疆的;一说是维吾尔族同胞发明的;一说是由回族同胞发明的。我们不必过分探究其来源,也不必拘泥于哪种叫法。随着历史的变